庐阳名师王蓓蓓音乐课例《阿里山的姑娘》在全国展示
2025年10月27日,全国中小学音乐新课标实践培训活动在贵阳市乐湾国际实验小学开展,安徽省特级教师、合肥市王蓓蓓音乐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蓓蓓,以一堂创新课例《阿里山的姑娘》引发广泛关注。她通过“文化浸润+技术对比”双轨教学模式,为新课标背景下的民族音乐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赢得与会专家高度赞誉。


课堂伊始,王蓓蓓以阿里山实景视频与高山族歌舞动态画面构建沉浸式文化场域。她突破传统背景灌输模式,通过“视觉-听觉-动作”三重刺激,引导学生用肢体模拟溪水流动节奏,自主感知歌词“高山青,涧水蓝”的意境。她提炼出的“身体律动是理解音乐情感的钥匙”策略有效破解了民族音乐教学“理解浮于表面”的难题,获与会教师争相记录。

作为六年级核心课例,王蓓蓓紧扣新课标“增强表现力”要求,将对比法贯穿教学全程。旋律处理环节,她引导学生对比引子自由速度与长音拖腔,通过手势指挥把握情感递进;力度训练中,设计“山顶喊话-山谷回声”游戏,用“强弱对比”诠释“刚柔并济”的歌词意境。贵阳市教研员徐老师评价,这堂课技术训练与艺术表达在此实现完美融合。

作为合肥市音乐(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蓓蓓延续工作室“问题导向、创新驱动”风格,其主持的省级课题《美育视角下音乐舞蹈模块研究》成果在此次课例中充分验证。

这堂充满智慧与温度的课例,正如阿里山的云雾,既承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焕发新课标实践的创新光芒。
撰稿:张薇
初审:王蓓蓓
复审:吴启恩
终审:朱晓艳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