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教研引擎 启航成长新程
——庐阳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学科工作会议
9月16日下午,庐阳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学科工作会议在合肥市南国花园小学和煦园校区召开。本次会议以“聚焦‘五新’教研,赋能师生成长”为主题,各小学业务副校长、教导处分管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区名师工作室成员参与。通过名师智慧引领与新学期工作部署,为全区小学语文高质量发展绘就了清晰的“施工图”,开启了提质增效的新征程。
四位名师进行专题分享,从不同维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精准指导。
来自红星路小学教育集团国际部校区的曹玉贤老师聚焦作业设计与专业成长,结合自身参加省级作业设计大赛经历,从“前期准备、理念变化、实践优化”三个方面铺陈开来,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依据新课标理念设计基础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作业,并分享了如何将日常教学反思转化为参赛成果的宝贵心得,为青年教师指明了成长路径。
长三教育集团海棠花园校区副校长王少群在“学校命题团队的培养与校本研修”专题汇报中强调,优质试题须具备课标、素养、思维、情境四大特征。命题应紧扣教材,结合真实生活场景,通过分析、归纳等环节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她指导与会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梳理知识体系,设计覆盖面广、维度多元的题目,避免重复考查。此外,王校长还分享了通过“校级领衔——骨干组织——全组动员”的三级分层机制构建学校命题团队、开展深度研磨研讨的经验,确保试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导向性,最终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标。
杏林小学陈艳校长就“学为中心”理念下的课堂重构进行了阐述。针对如何学和学什么的问题,陈校长建议改变传统教学结构,推行“引导自学型”课堂模式。在明确“自学重点”的方向指引下,合理分配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学——交流——点拨——巩固”的环节,实现知识的理解、构建与内化。在交流环节,她特别强调应遵循异质分组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培养他们的倾听、表达和质疑的意识和能力。
安三教育集团大杨分校范静校长就分级“读与诵”体系的建构与评价做专题汇报。范校长建议各校依据“一校一品”原则,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经验储备的实际,选取优质文学作品作为课外读物,并构建“读—诵—写”三维融合的评价机制。
为便于实施和操作,她还从“准备—实施—评价—提升”四个环节提出具体操作建议,希冀在循序渐进、形式多样、稳扎稳打的落实过程中建立起分级“读与诵”体系和高效、长效的实施机制。
区教研室副主任李霞围绕“一个核心、两个抓手、五个模块、六项行动”的总体框架,明确了本学期区域教研重点任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借助“名师工作室+大阅读中心”团队,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并依托基地校,积极探索智慧教研与新课堂模式的创新路径。聚焦“五新”教研的落地转化,深入开展研训与实践探索。李主任明确了本学期各项重大活动的时间节点,包括“合肥好课堂”观摩、跨学科教学案例推选等,要求各校提前规划,积极参与。
会议最后,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杨立新作总结发言。她以“透、准、效”三字高度评价汇报人员的精彩内容,同时,她鼓励全区小语人攻坚克难,直面诸如习作教学、整本书教学的弱项短板,坚持“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入探究教育教学的规律,切实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真正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次会议既是集结号,也是启航令。新学期庐阳小语人将以“学为中心”,向“创新”要动力,用“实干”求成效,共同激活庐阳小语教研的强劲引擎,助力每一位师生开启成长的新旅程,携手推动庐阳教育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供稿:李霞
初审:李霞
复审:李国凯
终审:朱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