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馨和分园·家园共育“小手拉小手,我们都是好朋友”——小班新生入园指南之友好交往篇
同伴友好相处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基石,它能帮助孩子消除陌生感、建立安全感,更是他们体验集体乐趣、学会合作分享的关键。为了让小班新生在入园后能快速融入集体,享受与同伴相处游戏的快乐,爸爸妈妈们在家里可以做哪些准备来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适应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主动招呼拉近距离
带孩子在小区玩耍时,家长可引导孩子主动与其他小朋友打招呼。例如,指着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说:“你看那个小朋友手里的皮球和你的小熊一样可爱,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呀?”同时教孩子简单的问候语,如 “你好呀,我叫XX我们能一起玩吗”。在家中,可通过“做客游戏”强化练习,家长扮演邻居小朋友,当孩子说出问候语就热情回应并递上玩具,让孩子感受主动交往的友好反馈。还能编唱打招呼儿歌:“小嘴巴,微微笑,见到朋友问声好,友谊种子悄悄冒”,边唱边做挥手动作,帮孩子记住和朋友打招呼的方法。
二、学会分享收获快乐
准备3、4件孩子喜欢的玩具,每周邀请1、2位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提前引导孩子说:“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会更开心,就像你和妈妈一起读绘本更有趣一样。”当孩子主动分享玩具时,及时称赞:“你把积木分享给小朋友,你们一起搭的城堡肯定更漂亮,这就是分享的魔法呀!”如果孩子不愿分享,不要强迫,可蹲下来询问:“是不是担心玩具被弄坏呀?我们可以和小朋友约定轻轻玩,轮流玩,妈妈陪着你好不好?”慢慢引导孩子发现,分享不是失去玩具,而是多了一个一起玩的伙伴。
三、等待轮流懂规则
在户外玩滑梯时,告诉孩子:“滑梯就像小火车轨道,要等前面的小朋友滑到‘车站’,下一个才能出发哦。” 用孩子熟悉的事物比喻规则,比如玩秋千时说:“秋千就像月亮船,每个人坐 5 下就要让给别人,这样大家都能坐上月亮船。” 在家中玩玩具时,准备一个计时器,和孩子约定 “听到铃声就换对方玩。”当孩子做到等待时,鼓掌称赞:“你学会等一等啦,这是很棒的交往本领哦!” 通过反复练习,让孩子明白在集体游戏中,学会“轮流”能让大家都开心。
与同伴友好相处是幼儿融入集体生活的基础。从胆怯地打招呼到主动分享玩具,从争抢玩具到学会等待,每一步小小的突破都值得鼓励。家长耐心陪伴孩子在交往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才能帮他们顺利开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之旅。
撰稿:陈金娣
图片:陈金娣
初审:任 漫
复审:郑丽君
终审:周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