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三小:巧手剪红纸 童心承非遗
巧手剪红纸 童心承非遗
小小一方纸,跃动千年魂!2025年7月18日下午,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二(4)中队的队员们,在辅导员沈谢华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庐阳区四里河街道半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踏上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纸韵中华 非遗剪纸传承”之旅。红纸翻飞,银剪灵动,孩子们用温暖指尖对话千年技艺,在方寸之间探寻中华文化的瑰丽图景。
非遗课堂启慧心:聆听纸上春秋的脉动
活动伊始,非遗传承老师以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为引子,为孩子们徐徐展开一幅流淌千年的民俗画卷。从简单易操作的五角星,到秀雅玲珑的江南剪纸——方寸红纸承载的不仅是图案,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情感记忆。孩子们屏息凝神,目光随着老师的指尖在红纸间游走,好奇与惊叹点亮张张小脸,传统文化的根须悄然扎入稚嫩心田。
师生执剪共雕镂:大手小手同绘纸上乾坤
实践环节点燃现场氛围。在非遗老师的示范下,剪刀宛若游龙,寥寥数转,一幅精美的窗花便跃然眼前。孩子们在老师的全心守护下,小心翼翼地执起剪刀。大手稳稳托着小手,传递着温热与力量;屏息凝神间,锯齿纹路在红纸上蜿蜒游走,圆孔于方寸间悄然浮现。每一次屏气的镂刻,每一处成功的留痕,都伴随着轻轻的惊叹与绽放的笑靥。传统技艺不再是遥望的风景,而在这专注的指尖流转中被真实触摸与传递。
红纸解码悟匠心:方寸天地藏万象祝福
当一幅幅融合传统纹样与孩子们奇思妙想的作品渐次成型,老师引领孩子们深入了解剪纸的文化内涵。这些跃动在红纸上的吉祥符号,正是先民智慧与朴素哲思的生动注脚。孩子们高高托起自己的剪纸,红彤彤的窗花映着兴奋的脸庞。他们剪出的不仅是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更读懂了那方寸之间承载的厚重而温暖的华夏祝福。
红纸无言,剪影留韵。这场沉浸式的非遗探索,让二(4)中队的学子得以亲手触碰文明的温度。他们在剪刀起落间领悟剪纸精妙,在镂空光影中感受民间智慧的温度与深度。这不仅是一次技艺的启蒙,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当稚嫩的巧手裁开千年红纸,文化自信的嫩芽,已在每一次专注的剪裁中悄然萌生。
撰稿:沈谢华
摄影:沈谢华
初审:陈 莉
复审:季 芳
终审:黄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