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名师新秀同台献课,共研教学促成长

发布日期:2016-01-07   作者:阮彦彦C荣小   阅读:次   字体:[] [] []

2016年元月5日一早,来自我区各校及高新区、新站区、庐江县小语专家、领导和教师代表二百多人陆续走进六小荣城分校一楼多功能教室,济济一堂,观摩庐阳区名师新秀同台献课暨第七届小语课堂教学评比优秀课例男教师专场的展示,并参与研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名师省教科院小语教研员、特级教师、徽派语文领军人吴福雷亲临献课。

 “新秀名师同献课”,精彩纷呈放异彩

活动在庐阳区第七届小语课堂教学评比中表现优异的两位教坛新秀与名师吴福雷同台献课中拉开序幕。

首先展示的新秀是六小荣城分校的陈金明老师,他执教的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时,采用“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尝试板块推进式教学设计,通过词句段品读、主要人物描写的比照等,引领学生充分沉入文本自读自悟,体会课文怎样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林冲、洪教头鲜明象。课堂上,学生静静自学体悟,教师精巧点拨引导,师生绘声绘色地表演朗读,或沉浸,或激昂,课堂上师真正成了学习上的伙伴。

来自南小恒盛校区的新秀尹安伟执教《雾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时,他带领学生直入重点段(第二自然段),通过自主阅读思考雾凇是怎么形成的,探究雾凇成因,再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划出好词好句,借助图片进行形象化理解,变换语言形式,用诗歌似的词串,与学生一起玩味语言,感悟雾凇奇观,理解积累语言。最后用音画营造情景,师生共同作诗赞美雾凇美景。尹老师对课文的独特解读,别具一格的设计,令人称绝。

 

 

小语名师吴福雷老师执教四年级阅读课《世界上最响的声音》,他那厚重的文化底蕴、儒雅的课堂风采、书法家般的板书、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等无不让会场老师们叹服,也将课例展示推向了高潮。吴老师让学生从“猜”开始,了解汉字文化,调动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致。再以故事为载体,从听、说、读、写、思、问等多方面训练学生多种语文能力。在吴老师巧妙的引导下,学生从一开始的羞涩,到静心倾听,学习如何联想与思考,最后敢说、能写、会质疑。课堂上吴老师不露痕迹的点拨引导,将学生引向语文学习的深处,润物细无声中感受母语文化的魅力,不知不觉中爱上母语,学会运用语言。

庐阳新秀别具一格的教学风采让人赏心悦目,名师吴福雷高超的教学技艺更令人惊叹。

互动交流说感受,研讨学习长智慧

课例展示后,与会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分享,大家纷纷交流观摩名师新秀课例的收获与思考。老师们说,在两位新秀的课堂上,看到庐阳小语老师的生本意识都很强,特别是“引导自学”课型真正落实了学生的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在自读自悟,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和实践,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顺势而导,关键处点拨,教给方法,在课堂上能看到学生能力在生长。教学新秀有强烈的学科意识,紧扣语言学习选择教学内容,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老师们用“羡慕、惊叹、顿悟”等词语给名师吴福雷的课点赞。有老师认为吴老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取舍有度,教学设计独具匠心,他将课外阅读与微写作结合,积累与运用结合,一节课里学生收获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有老师感慨吴老师在课堂上的“一招一式显功夫,一字一句见内涵,一点一滴促成长”,通过他的课堂理解了“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也有老师称赞吴老师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厚重的课堂,有回归宁静后的波澜壮阔等。

名师分享教学智慧,静听思考中成长

互动交流后,吴福雷老师对陈金明和尹安伟两位庐阳新秀的课例进行了简短的点评。吴老师以课为例,谈设计思路,讲解了每个环节设计用意。他说教师要对文本有浓厚兴趣,学习将课外资源向课内融入,课堂上要传达给学生静心聆听,静心体会,静心学习的思想。他特别强调对语文课堂“三文”主张和追求,即:必须是语文的课堂、文化的课堂、人文的课堂。他认为语文教学需要在文本中寻找好的教学内容,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收获文化的熏染,教师语言要能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获得语言的积累和沉淀等。

 

活动最后,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杨立新进行了总结发言。她首先给新秀、名师点赞,认为他们教学目标凝练、简洁、集中,课堂语言精练准确,特别关注学生的学,教学风格机智幽默等。强调策划本次活动是搭建平台,让教坛新秀能与名师同台献课,与名师零距离研课,推动庐阳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感谢吴福雷老师献课庐阳,让老师们能近距离学习好课,感受名师风采。

    近四个小时的研课活动,室外冬雨连绵,室内名师、新秀们精彩纷呈的课例展示和老师们热情洋溢的互动分享,让与会者如沐冬阳,感受温暖与成长。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