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云秋日寂寥,谁解校园春潮。2015年11月6日下午,庐阳区“周宗华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到合肥市第十九中学开展“寄宿制模式下学校品质提升”专题调研探讨活动。区教体局副局长郑家凯、教研室主任张莉参加活动。活动由四十五中校长周宗华主持。
首先,十九中校长汪晓军就学校寄宿制办学情况做了题为《依托寄宿制,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专题汇报,从学校三年寄宿制办学的历程、寄宿制对学校品质提升的作用、寄宿制办学的一些思考与努力方向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随后,大家参观了学生宿舍,整洁干净的地面、摆放有序的物品、安全体贴的措施,让各位领导频频点赞。在感叹庐阳教育惠济民生的同时,也对十九中全体教师的辛苦表达了敬意。
接着,大家就寄宿制办学和学校办学品质提升问题做了充分的深度交流。周宗华认为,十九中给寄宿生提出的“吃得好、住得好、学得好、玩得好”的目标既通俗易懂,也切实可行,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老师对学校充分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得到支撑落实。四十二中校长郭艳华肯定了寄宿制办学弥补家教缺失、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现实作用,庐阳中学校长戴鹏程对学校教师能不考虑个人家庭困难而全力支持学校走寄宿制办学之路深为感动,四十七中副校长李恒认为十九中找到了自己发展的困惑和切入点,以“体育”为特长,以“寄宿”为特色,将学校推向快速优质发展,三十六中副校长蔡超围绕着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建议学校在学生“玩得好”上再下功夫,继续保持平衡上升的趋势。
张莉结合自己到各地参观寄宿制学校的体会和思考,对十九中的寄宿制办学提出了四点建议:标准化、精细化、特色化和优质化,特别是如何解决寄宿孩子长时间远离父母、远离家庭后的孤寂,如何开展亲情教育、心理教育和归属感教育,给出许多良方,让大家深受启发。
最后,郑家凯指出,三年寄宿制办学推动了十九中的发展,师生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未来的发展前景喜人。学校在此基础上,如何将寄宿优势转化为生产力,郑家凯要求学校“三管好”:一是要管理好学生时间,细化好时间;二是要管理好学生生活,封闭的情况下怎样去“社会化”,去让学生跟上时代,跟上社会发展;三是要管理好学生学习,重点是晚自习,要有计划、有目标,有主动性和针对性,提高质效。
十九中的寄宿制办学历经三年,得到了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此次名校长工作室研讨活动,对十九中寄宿制办学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拓展办好初中教育的思考与研究空间。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