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见奇生灵动,“得鱼忘筌”需清泉

发布日期:2015-11-04   作者:19中   阅读:次   字体:[] [] []
    2015年11月3日,合肥市语文名师工作室陆再玖主任携工作室成员汤雪晴校长及韩春等老师送课至十九中,为全校师生献上一场独具特色的视听盛宴。市教研室吴申道老师的精彩点评,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研讨交流,更使得本次送课活动高潮迭起,意犹未尽。
    下午2时30分,2015年合肥市语文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梦园中学的韩春老师和十九中八(6)班的同学们共同学习了《答谢中书书》。韩春老师的课堂灵动、创意、清新,语言表达充满诗意。读文要求学生“通文意,明节奏”。尤其让人称道的是赏景与悟情这两个环节,韩春老师机智的通过学生不同的回答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给学生打开了赏析的思路。在悟情中,韩春老师更让我们看到了她文化底蕴的深厚与内容设计安排的巧妙。“嘻、噫”两个文言叹词的填空,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轻松化解了教学难点。
    紧接着,猜谜、和蔼可亲的笑容、亲切的称呼、商量的语气,汤雪晴校长一上场就用其独特的方式消除了她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快速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在教学设计的架构上,汤校长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探究《苏州园林》一课主旨,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了说明的内容、结构、顺序。通过重点段落的学习,又进一步落实了说明文文体知识点的学习,是一节“活色生香”、实用高效的好课。
    随后,在市教研室的吴申道老师的主持下,大家共同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首先,韩老师和汤校长简单交流了他们的教学设计理念、思路和意图;接着,吴老师分别点评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他肯定了韩老师的钻研精神,尤其赞扬韩老师将《答谢中书书》一文从“美”到“奇”的升华;也褒扬了汤校长直率的教学风格、极富亲和力的教学姿态。研讨交流阶段,在座老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文言文教学应该重“文”还是重“言”?说明文教学是重方法指导,还是突出文化渗透?《答谢中书书》一文中“美景”与“奇景”是否矛盾?……针对大家的提问,吴老师以一个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和教研工作者的角度给以了答疑解惑,他用“得鱼忘筌”一词形象的阐述了日常教学过程中,字词句章的传授、传统文化的熏陶、情感意境的感染都是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内容。陆再玖主任则从他儿时遇到的一位能力与品德俱佳的语文老师谈起,谈论他眼中的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形象,旁征博引,幽默坦诚,最后用“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点破语文教学的四种境界,令人叹服敬仰……
    夜幕渐渐降临,寒意稍浓,可在座的老师们仍意犹未尽。从这两节课中,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时刻学习,不断丰富自己;从各位专家的研讨交流中,我们领悟到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还要不断思考,跳出窠臼,惟其如此才能让语文的课堂永远流淌清清活水。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