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发布日期:2019-04-01 15:53 作者:编辑员 来源: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 阅读:次 字体:[] [] []

(1)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2)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读好本文,读出文章的层次感,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3)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种水果,抓住其“色”、“形”、“味”,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描写石榴生长顺序的词语,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6课《石榴》,,注意“榴”这个字,单独读的时候读第二声,在这个词中读轻声。咱们再来齐读课题。

你还记得这些词语吗?

出示: 郁郁葱葱 

热闹

酸溜溜   甜津津

你喜欢它们吗?我们就带着喜爱之情读一读。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枣庄的石榴园,看看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1.石榴在生长的过程中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名读)

用----画出表示石榴颜色变化的词

生答。

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写的这么美,谁能美美地读一读?(你都读出了画面感  我们都沉醉了)

师:老师这里有个疑问,这里的“青中带黄” “黄中带红”能调换一下位置吗?

生答:不能,因为它是按照石榴的生长规律来写的。

是的(出示颜色变化的图片),这符合事物的生长规律!

你能读出它的变化吗?

作者还用三个词写出了这种变化的顺序,你发现了吗?

作者为什么把石榴的颜色变化写的这么细致?

是的,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再来说说石榴颜色的变化。

2.瞧,成熟的石榴来了,

成熟的石榴是什么样子的?

指名读第一句。

如果让老师来写,老师会写“熟透了的石榴裂开了一条缝,”

你喜欢哪一句?(课文中的,生动有趣,这里写出了石榴的顽皮。

就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谁再来试,读出这种开心?

老师也想试一试,师读。

谁能加上动作(嘴角上扬、挺肚皮)读一读?(两个男生)

你们喜欢这样的句子吗?

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来读一读。

李老师今天来我们班上课、心情特别好,我看到太阳公公在对我——,小鸟在为我——,小树在向我——

这些石榴娃娃在做什么呢?(你能做出这些动作“扒开”、“张望”吗?

带着动作读一读。

你们真成了石榴娃娃了。

石榴娃娃,老师想问:你们为什么那么急切?(想快点让人来品尝)

你能读出急切吗?

你能带着动作读出这种急切吗?

师:这么有趣的文字让我们这么的快乐,我们应该把它记在心里。 

你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吧!

试背

6.师总结:

这些熟透了的石榴娃娃如此可爱,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要把一个事物写活、写得生动有趣,我们就要学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1.现在老师来给你们变个魔术,从大屏幕上摘石榴,老师拿出石榴

把它剥开,说说你看到的石榴

摸摸它的皮(光滑)

说说它的颜色

师:石榴子儿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大小、排列等方面说说。)出示句子
石榴子儿长得这么漂亮,看得我们真眼馋,赶快尝尝味道吧。
对照实物,如:
      A.这些石榴子儿熟透了,通红通红的,像什么呢?见过玛瑙吗?实物演示,这就是玛瑙。
      B.这些石榴子儿还不太熟,它们像什么?透明的,就像水晶,闪闪发光。石榴子儿就像是大水晶,非常珍贵也非常漂亮。
      C.不规则的形状,有点像玉米粒。(你的观察真细致)

D.石榴子儿一个挨着一个,靠得紧紧的,就像亲密无间的一家人。(你真会想象)

E.越红的石榴子儿越甜。(你真善于总结)

2.那么作者跟我们想的一样吗?

老师看到,有些男生馋得都快流口水了,男生们先读第一句。

女生们这回也眼馋了,一起来读读把。

你们喜欢这句描写吗?(抓“玛瑙(还可以用什么来形容”、紧偎(做动作),红白相间(展示石榴)这里红色和红色之间被白色隔开,白色和白色之间又被红色隔开。联系生活实际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那么读出你的喜欢。

这样的石榴子儿,看着,你想做什么呢?(先嚼嚼,什么味道?

吃完了,你感觉怎么样?用书上的一个词说就是“清爽无比”。

就让我们带着喜爱来一起读读这一小 节。
5.结合板书,总结写法: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石榴生长的过程,作者按照颜色和形态的顺序,写出了石榴果的特点,按照颜色和味道的顺序写出了石榴子的特点,且运用拟人的手法文章写的生动有趣。我们看得出来,作者非常喜欢石榴,不仅因为其外表美,更在于其内在美。
四、指导仿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种时下的水果,抓住其果肉的颜色、味道和感觉,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1、仔细观察桔子桔瓣的特点,(颜色、形状、排列等)
2、写出品尝的顺序,用上“先——,然后——,最后——”,表示顺序的词。 
指名说,评议,相机指点。
3、把它写下来。

例如:剥开桔子,只见月牙般的桔瓣一瓤一瓤的紧偎在一起,像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说悄悄话呢!掰下一瓤放入口中嚼嚼,酸甜可口的汁水立即溢满口腔,涌入喉咙,令人回味无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写植物的方法,抓住其色、形、味,恰当地运用拟人、修辞,充分发挥想象。老师这里还想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作家王鲁彦《我爱故乡的杨梅》,请大家课后仔细阅读。

五、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作家王鲁彦《我爱故乡的杨梅》,修改完善自己课堂上的仿写。


板书设计:

16、石榴


果     色      


形       顺序



子        形       拟人


味    

友情链接
教育类网站
政府类网站
校园类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