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第十九课
《钱学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 王玮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主要记叙的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是怎样克服重重阻挠坚持回到祖国,并决心用自己的专长来建设祖国的故事。要求学生从文中体会主人公强烈而又真挚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3、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1、理解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到祖国。
2、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个性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前准备:
搜集资料、音乐《我的中国心》、图片,制作课件
五、设计理念:
本课时教学设计以钱学森“爱国”为切入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在阅读的同时,深化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爱国情感,让学生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六、教学过程:
一 分享诗歌,导入新课
1.出示诗歌《归侨》。齐读。
2.引出课文,继续学习《钱学森》。
二 精读课文,品悟精神
俗语说得好:言为心声。抓住钱学森说的话,就找到了通往钱学森内心的最佳道路。
1. 默读课文,用“_____”画出钱学森说的话,思考:这些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可把感受写在旁边。
2.生交流、反馈。
(1)师生共同学习钱学森的第一段话。(多媒体展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a.引导学生把人物的语言摆到情境当中去读,并想一想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段话。
b.引导学生抓住最得意、最得力、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体会钱学森在国外富裕的生活和美好的前途,可他并没为之所动,仍不忘自己的祖国。
c.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懂意思还不够,还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他的爱国心。相机指导学生分层读。
(2)师生共同学习钱学森的第二段话。(多媒体展示)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a.爱国之情溢于言表。自由读读这句话,再圈圈画画,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爱国之情。
b.生交流,反馈。
c.指导朗读。
d.还写了留学生的话。指名读。为什么写?品味钱学森的赤子之心。
3.创设情境再次品读钱学森的两段肺腑之言,体会钱学森赤诚火热的爱国心。
4.感受钱学森艰难的回国之路。
引导学生读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的话。
学生谈感受,出示相关资料。体会钱学森的才华和价值,体会美国高级将领话里的潜台词。
5.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体会钱学森的心声。
6.学习第一段的写法。齐读第一段。注意读书姿势。
三 感悟提升,升华情感
1. 2007年,钱学森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1).如果你是感动中国的推选委员,你会给钱学森写什么颁奖词?
(2).如果你是亿万观众中的一个,你有什么话想对钱学森说?
(任选一个,写一写)
2.配乐朗读颁奖词。
四 课堂总结
他感动了中国,更感动了世界。2009年,钱学森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在。让我们记住这个伟大的名字——钱学森;让我们再次大声地喊出他的名字——钱学森。
五 布置作业
1、 钱学森为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请收集相关资料制成读书卡片。
2、课后阅读科学家的故事,做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