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
高丽萍 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二年级语文
【摘要】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培养二年级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是困扰们教师的一个话题。本文将从从二年就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矛盾,识字效率不高的原因及方法等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二年级 自主识字 培养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石,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它远不如阅读教学那样诗情画意,也不如习作教学那样异彩纷呈,更不如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那样生动活泼,但是,它却是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特别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一个瓶颈。
一、二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存在的困难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培养二年级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以便与中年级的读写接轨,是困扰我们教师的一个话题。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二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困难。
首先是识字量与课时之间的矛盾。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800--1000个。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在规定课时内,该教学任务的完成显得比较困难。
其次,识字内容与学生年龄特点之间存在矛盾。低年级孩子好动,好玩,不能长时间关注某一事物,虽然大部分学生记忆较快,但多属于机械记忆,生字“回生”现象严重。今天认识了,有的明天就忘记了;前面认识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加上识字量的增多,甚至还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
最后,传统的 “告诉-接受-记忆-复现”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毫无生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扼杀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因此识字效率低下。
二、识字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 学生识字方法过于单一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不够多样,识字方法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学生就没有别的识字方法了,即使教师尝试着引导学生,编谜语,讲故事,但学生的思维还是放不开,这与学生平日的阅读量少有很大的关系。
(二)教师的识字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注重看图学句中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等,但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我们往往采用的更多的是“集中识字”,并把正确的听写、默写生字新词作为检测识字效果的最终目标,识字教学的原则没能很好的在我们的课堂中体现,单调的重复读、记、写,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学生们的识字兴趣,也降低了学生运用生字新词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方法: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把识字任务制定成不同的游戏方案,激起学生的识字热情。还可以根据每课生字的特点,把编谜、儿歌、表演、画图等多种游戏形式引进课堂,让学生喜欢识字。
2.教给多种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1)利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熟练记忆汉语拼音,直呼音节,把字读准,迈出了识字的第一步,为独立识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识记汉字字形
识记汉字的字形是汉字的重点。“小学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把汉字字形归为四类:基本字、基本字带字、形声字和难字。在教学中要结合字的特点教给学生相应的识字方法。基本字是笔画比较简单的字,是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首先要教给学生识记基本字的方法:熟字要牢记,笔画不忘记。例如:“明”是由“日”和“月”两个熟字组成,可用口诀“日月明”来记。
字带字是由一个基本字加上一个偏旁部首带出来的新字,也是熟字加偏旁来识记。如“们”的记忆方法是:基本字“门”加上“人”旁合起来念“们”,我们的“们”。
形声字是半边表音,半边表意的字。这类字段记忆方法是:半边表音要牢记,半边表义不忘记。如“蜻蜓”右半部是表音,左边是“虫”表义,因为蜻蜓是昆虫,所以是虫子旁。
理解汉字的意思是识字的难点。也是识字的又一种重要方法。理解汉字的意思,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通过偏旁了解字义,这种方法掌握后,就很快地区分同音字。如“情”和“晴”,“情”的偏旁是竖心,与心情有关。“晴”是晴天的晴要有日头。这样在运用时就不会出现错误。第二,运用查字典的方法。教给学生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通过查字典了解字义,使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逐步形成识字能力。“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也是识字的良好方法。学生掌握了多种的识字方法,也就能自主地独立识字了。
(3)注重汉字运用
正确运用汉字是识字的最终目的。同样也是一个难点。也是写话写作的基础。因此必须教给学生正确运用汉字的方法。开始在理解字形、字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组词。为加深印象,让学生选一词说话,选两个词语说一段话。
3.拓展识字的途径和环境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的识字也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识字。
(1)在家庭环境中识字。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师很难面面俱到,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进程,而家庭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遗憾。因此,在识字学习中,可以积极争取家庭进行识字教学。如家长让孩子认识家中的所有用品的名称,偶尔跟孩子以书信的方式交流等。
(2)在学校环境中识字。利用学校环境识字。校名、校训、各个功能室的标志,室内室外的名人名言,提醒学生遵守纪律、注意安全的提示语及操场四周墙壁上配有图画的文字,道路旁、花草旁的标语牌,老师、同学的姓氏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天然的识字资源。引领学生在校园识字,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巧识汉字,既起到了教育作用,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3)在社会环境中识字。各种商店的店名、广告牌及街头标语,身边动植物的名称,家家户户门前的对联及电视节目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工具。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字词卡片、带图案的图片、贴标签的实物等来识记交流。这样不仅让学生增识了汉字,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会更容易识记汉字
4.以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为手段,巩固识字效果
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既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的识字水平。在教学中,我们将从多维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识字目标评价体系,从评价的角度来促进对汉字的巩固。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展示识字能力
为学生的识字能力提供一个可以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他们会对识字更感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识字活动中去。如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查字典比赛、课外识字展示等活动,不但学生喜欢,更能以此推动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识字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变被动的“要我识字”为主动的“我要识字”。同时,要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为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识字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