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一、 谈话导入,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孩子们,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再来学习21课,来我们齐读课题。
2.同学们,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哪个自然段?(请生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自由读)
3.大家找的可真准确,那谁来读一读?(PPT出示第五自然段,请2个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4.你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第五自然段呢?(自豪)(指生读再齐读)
5.读了这段话,你有没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引导学生回答:我为什么感到自豪?骆驼的脚掌、驼峰和睫毛在沙漠里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二、精读3、4自然段
过渡:你们提出了那么多的有价值的问题,可真了不起。不过,在解决你们的这些问题之前,老师要先检查一下大家的词语掌握的怎么样?
1、(PPT出示)脚掌 睫毛 驼峰
委屈 担心 自豪
松散 无边无际铺天盖地
(请生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除了这些词语之外,文中还有一些短语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PPT出示)茫茫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陷进沙子里 无边无际的沙漠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指生读,特别强调最后一句不要多加“地”)
过渡:现在我们就回到刚刚的问题,在沙漠里,骆驼的脚掌、驼峰和睫毛到底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生自由读,边读边画有关句子)
理解“脚掌”的作用
1.在沙漠里,骆驼的脚掌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呢?请你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请生用自己的话说)
2.你能读一读书上的句子吗?(生读书上的句子,教师相机出示: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掌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3.师:骆驼妈妈的话你能读懂吗?请你自由地读一读。
4.师:骆驼妈妈说:“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意思是——
(引导学生理解反问句,并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
5.(PPT出示)
A: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B: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就拔不出来了。
你觉得哪句话好?为什么?(请生比较两句这两句话,意思一样,哪一句比较好呢?)
6.师:老师也觉得第一句比较好,用问句的形式更能引起我们小红马的思考,让小红马觉得自己有这样一双脚掌很自豪。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反问句,语调要上扬会更好哦!
7.师:通过你们的朗读,我听出了你们为有这样一双脚掌而感到自豪!
8.师:是啊,就因为了这又大又厚的脚掌,小骆驼才不会像小红马那样,把脚陷进沙子里。(板书:脚掌 陷不进沙子里)
理解“驼峰”的作用
过渡:就靠着这双又大又厚的脚掌,小骆驼和妈妈在沙漠里,走啊走啊,走了很远。如果你是小骆驼,你会想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我们饿了怎么办呢?”)
1.师:是啊,饿了怎么办呢?妈妈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小骆驼和妈妈的对话,指生读)
2.师:是啊,驼峰贮存的养料能够让我们的骆驼在沙漠里行走好几天,不吃不喝也没关系,甚至有记载说,有的骆驼能连续17天不喝水也能够在沙漠里存活下来。通过老师的介绍,你有设么想法?(引导学生体会驼峰的作用:我也想拥有一个这样的驼峰,驼峰的作用可真大)
3.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骆驼和妈妈的对话吧?(先指生分读,男女生分读,师生合作读)
4.师:正因为这驼峰能贮存养料,所以小骆驼和妈妈能够在沙漠里走很远很远。(板书 驼峰 贮存养料)
理解“睫毛”的作用
过渡:正说着呢,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当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的时候,你能想象出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吗?(请生自由想象发言)
1.大家想不想亲眼看一下这种景象呢?(师相机播放大沙漠的视频,请生观看)
2.师:当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结果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小骆驼的眼里和鼻孔里一点沙子也没进)
3.师:对啊,这么大的风沙一点沙子也没进,多自豪呀!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吧!(齐读第四段)
4.师:是啊,一点沙子也没进到眼里,就是因为睫毛能——(挡住风沙)
(板书:睫毛 挡住风沙)
三、小结 揭示道理
原来看似难看的脚掌、驼峰、睫毛有那么大的用处,这怎么不令人自豪呢!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请自由地说一说(生自由说自己明白的道理,师相机出示道理: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看到底有什么用处)
四.故事续编
小骆驼和妈妈靠着这双又大又厚的脚掌、驼峰和睫毛安全地走出了沙漠。这天,小骆驼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他和小红马再次相遇,这次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先讨论讨论,在用笔写一写
板书设计
21.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脚掌 陷不进沙子里
驼峰 贮存养料
睫毛 挡住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