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研究

发布日期:2019-03-25 16:31 作者:编辑员 来源: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 阅读:次 字体:[] [] []
 

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研究

合肥市恒盛皇家花园校区  语文  朱冬梅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只会读死书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而阅读正是提升孩子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孩子们年龄小,记忆力好,又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好时机。本篇文章正是从小学生自主阅读重要性以及自主阅读的策略方法两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   自主阅读    策略研究

小学生是刚刚踏进校门,对于学习的方法策略知之甚少,更遑论自主阅读了。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主阅读是他们打开眼界,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阅读可以带着我们穿梭古今,纵横宇宙,因此对于刚刚走进学校的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自主阅读能力是一个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其一,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发展要求学生有极强的自学能力,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因此,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变革的时代,教育应该更努力地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而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但事实上,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其二,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高效地获取信息,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阅读能力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审清题意,并根据仅有的信息推测出更多的隐含条件。因此,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其他科目。

其三,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未来获得发展的根本。当今时代是一个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时代,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应树立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的意识。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我们班王梓铭同学就是我们班的阅读小达人。这个孩子学习不算特别努力,上课也偶尔开小差,但是学习确十分优秀。课堂回答问题时,总是出人意料,做作业时也能准确抓住题意,另辟蹊径,答案每每让人眼前一亮。这与王梓铭同学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分不开的。阅读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写作能力,还能不断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而目前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阻滞着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没有好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习惯,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的确,兴趣的魅力是神奇的,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也可以说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精心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可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

2、充分发挥想象,培养阅读兴趣。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而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内涵却是无限的。只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从“有尽”的“言”中领悟到“无穷”之“意”。

3、组织课堂游戏,培养阅读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在中年级教学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成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享受阅读乐趣的目的。

(二)转变观念

定期召开关于阅读作用方面的家长会和知识讲座,切实改善、提高家长对阅读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阅读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作用。阅读“教科书”重要,阅读其他有益的书籍依然重要。家长首先要支持、督促孩子阅读;教师自身也要在当前环境下学会给自己松绑,多去阅读,博览群书,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另外,教师还要主动营造浓厚的班级读书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读书。其次,学校也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增加图书馆的图书数量,方便借阅,开辟课外阅读时间,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得到保障。

现在虽然人们的生活条件已经提高,但由于我们的学生来源大多属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很多家长依然觉得孩子课外阅读是看闲书,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不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每学期班级征订杂志时,征订的人数都不多,面更是狭窄,要么不订,要么征订一些习题类。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因此转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已经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此外,在多次的“夜访万家”活动中,我也发现了,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自主课外阅读存在一个误区,他们不知道该给孩子怎样的阅读书籍。有的家里确有不少书,可是家长反映,孩子们根本不读。我随手一翻即发现问题,书架上的书琳琅满目,可是真是适合二年级孩子阅读的不多,适合他家孩子阅读的就更少了。一问之下才发现书籍要么是哥哥姐姐留下的,要么是家长认为必要私自购买的,大多是一些注音版的名著,孩子没有阅读的兴趣。家长们大多认为家里有很多书,孩子不读,是孩子不愿意学习,是懒惰的表现,其实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量不多,阅读名著有障碍,很吃力,孩子自然就不愿意去阅读,另一方面,家里的书籍是哥哥姐姐留下的,符合的是哥哥姐姐的阅读口味,不一定符合现在的孩子。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还应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孩子的阅读喜好,并不是有书即可。

(三)交给阅读方法

学生爱读书,并不等于会读书。加上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结果书读了很多,却收效甚少。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哪些书要精读,那些书要粗读,如,消遣类、小说类的书要粗读,明白书的主要内容,知识类、精品类的书要精读。读时边读边想,弄清文章意思,体会写作意图及方法方法,必要时摘抄优美句段,写读书心得等,积累语言,体会阅读方法和技巧,学会欣赏和评价,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四)开展活动

提高了思想的认识,树立了阅读的教育观念,学会了阅读的方法,然后重在落实。为此,我们要利用学校、家庭的现有条件,积极创设读书的浓郁氛围,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读书大环境。在校园里浓重举办读书活动,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开展“亲子同读”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广泛阅读,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开展作文竟赛、诗歌朗诵、故事会、演讲、读书手抄报等活动,让学生定期展现自我,进一步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为了提升孩子们的自主阅读的能力,班级开展了“共读一本好书”的活动。每月指定一本书,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的周四下午进行展示。九月份,我们班开展了手抄报活动,十月份开展了“个性书签”活动,十一月份开展了“亲子共读”,十二月份开展了“我是小小朗读者”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每次活动展示时,孩子们都格外兴奋,早早地准备好自己的作品,迫不及待地上台来。有的还制作了PPT、视频等,活动结果展示也是多种多样。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收获。

(五)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让学生主动自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是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中强调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自读,以培养他们阅读能力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

2.培养阅读能力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不相信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课文的理解全靠教师的讲解。甚至学生已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抑制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被动地接受,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培养呢?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句读读就懂了,不需要教师多讲。

3.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就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4.“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他们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习惯及能力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开展活动,激发兴趣;找到方法,事半功倍;家校帮扶,最终会越走越远。

友情链接
教育类网站
政府类网站
校园类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