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发布日期:2019-03-25 16:30 作者:编辑员 来源: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 阅读:次 字体:[] [] []
 

最是书香能致远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  戈慧娟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给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课堂变得多姿多彩。而在多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得到充分地落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培养。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进行探析。

【关键词】自主阅读;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欲望。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

一、 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主要是由于教师认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你给他们留下读书的任务却很少会有学生主动完成,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教师却不会思考是不是自己的培养方法存在偏差。另外,小学生的阅读目标不明确。教师对其留下任务后,小学生将阅读文章、阅读书籍当成作业来看待。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想着快点把文章以及书籍看完,带着这样的想法进行阅读对学生来说一定是没有帮助的。阅读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只有自主进行阅读才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如果将阅读当成一项任务,则与阅读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呢?

二、多效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自主阅读理念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相当一部分小学重视教师教学,忽略学生资助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时间有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树立学生的自主阅读观念和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不仅仅是课堂上应该完成的事情,更应该是课外学生自主阅读大量知识。我们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主阅读观念,明确课外自主阅读的目的:不仅能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写作能力,更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获得阅读能力,包括收集、选择、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鉴赏品质,怀疑探索作品的能力,为学生具备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形成创造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通过美文欣赏课、阅读方法讲座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重视自己的主体地位,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同时,要求教师作为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以文本和学生中介的身份,创造轻松、活跃、和谐的阅读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建立现代的课外自主阅读理念。         

2、结合语文文本中融人文性、情感性、教育性为一体的课文教学,挖掘文本潜在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通过阅读可陶冶情操,升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培养学习思维品质的理念。树立学生自主阅读理念,从而为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瑞士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都说明了“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兴趣的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小学生有了课外自主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阅读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激发他们的课外自主阅读兴趣,不仅有利于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而且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匪浅。

(一)、角色扮演。教与学是双边互动,教师教学生成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通过角色扮演、戏剧表演、形象模拟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角色扮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例如,在进行苏教版五年级《九色鹿》一课的讲解之前,语文教师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进行充分的自主阅读之后,自荐进行表演。

其中内容可以自主进行丰富,文章短小但是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同时借助角色的影响力,缩短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阅读感悟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照片、图画、文物、幻灯、投影、电影、录象等多种教学媒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情境的创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欲望。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的《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北大荒的秋天的视频、图片进行放映。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领略北大荒秋天的美。切记在查找视频以及图片的时候不经思考随意翻找,小学语文教师要将“美”作为重点进行考量,因为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停留在好看、好玩上,如果选择的是较为写实的画面,则会影响小学生对北大荒的秋天美感的认识,这样对于激发其阅读兴趣十分不利。

四、寓教于学,教授学生自主阅读方法

课外自主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自主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自主阅读知识。在教学小学生阅读之时,可以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方法和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积累优秀段落文字,进行仿写并积累。如在进行《济南的冬天》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们课下积累其他优秀描写冬天的词句,课下积累老舍的更多优秀的佳作。例如阅读介绍竹子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到远方,我们老师和家长带学生到达不了的地方,书可以带他们到达。如果我们想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能学到真正的学问,而且学得比我们强,我想首先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加强小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爱上开始阅读并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广西教育出版社

[2]潘敏.充分发挥自主潜能 有效提升阅读能力――浅谈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3]卢颖.关于小学生的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4]刘云生 《广泛开展研究性阅读》载于《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1

友情链接
教育类网站
政府类网站
校园类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