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教研正酣。元月10日下午,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隆重举行了第九届“恒韵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专题汇报展示活动。全体教师和家长代表们汇聚一堂,共话学校发展,庐阳区第二督学责任区专职督学崔敏书记、金鑫校长应邀到场参加活动。
盘点回顾,凸显互助性、技术性、融合性特点
活动伊始,张伟副校长对第九届“恒韵杯”青年教师课堂评比大赛做了盘点和回顾。他肯定了在为期60余天的岗位大练兵中,恒盛教育人全力以赴,积极参与,呈现了一节节构思精彩、风格多样、扎实高效的优质课例。
同时,他指出,本届赛事在延续往届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凸显了三大亮点。第一,互助性。本届“恒韵杯”将学期初启动的“两室十四坊”与原有的青蓝工程、导师工程相互整合,有效实现了师徒之间、同伴之间的互助共研,初步形成了打造学习共同体的愿景。第二,技术性。本届“恒韵杯”对青年教师课堂评比中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沃、白板、畅言同屏等技术元素频现课堂,便捷、高效地服务于教学。第三,融合性。本届“恒韵杯”在凸显学科特点的同时,着眼综合素养提升,与相关学科进行了行之有效的融合和延伸,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全课程”理念。
课例展示,呈现共享、绿色、互动新课堂
为更好地聚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促进高效课堂打造,在本届“恒韵杯”教研组层面选拔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六位青年教师围绕汉字“桥”展示了两节大课连堂的融合课例。
传承与历史,感受桥梁之美
第一节是语文、科学、美术三门学科各十分钟的融合课例,由赵州桥引发思考和探究学习。执教语文学科的张永雪老师,从古老的赵州桥入手,感受文字的艺术与魅力。而科学贾静老师则是从拱形桥梁与平直桥梁角度,以科学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桥梁建筑的智慧。多彩桥梁,妙笔丛生,在美术陆文静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巧手绘桥梁,剪纸、版画、水墨等多种美术形式,让课堂充满艺术气息,获得了在座家长和老师们的一致掌声。
开放与现代,体味课堂之趣
第二节是数学、英语、音乐三门学科各十分钟的融合课例,从数字桥梁到音乐起航,老师们用多种教学方式,带领孩子们体会妙趣横生的多彩课堂。在数学邢佳晴老师的课堂上,数字桥梁与数学解决方法充分融合,让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从古老的赵州桥到到现代的港珠澳大桥,从泰国桂河大桥再到越南的佛手桥,孩子们在英语老师赵宝玲的带领下进入了轻松、有趣的英语殿堂,了解了古今中外多种桥梁,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还拓宽了知识面。乘风破浪,梦想起航,在音乐韩笑老师的课堂上,从音乐感受桥梁,一曲《乘风破浪》,唱响梦想与未来。
两节融合课例展示结束后,庐阳区第二督学责任区专职督学崔敏对本次汇报展示活动做点评指导。她在发言中盛赞南小恒盛校区自2012年办学以来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希望全体恒盛教育人不忘初心,蓄力前行,继续为庐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微课例展示不仅是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融合式课堂创新与应用的一个缩影,一种探索,更是今后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所在。作为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赛事,“恒韵杯”迄今已连续举办九届,逐渐成为青年教师们展示教学水平,切磋教学艺术的“练兵场”,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华丽蜕变。
(图文:张园审稿: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