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为教育创新带来了无限可能。为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庐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组精心组织了一场以“未来科技 无限潜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负责人工智能教学的郭春晖老师担任主讲,郭老师不久前参加了中央电化教育馆举办的 2025 年春季学期系列教师培训,他带着外出学习到的丰富的理论知识,为教研组成员们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奇妙应用。
活动伊始,郭春晖老师强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教学内容创作、课堂互动方式、学生个性化学习支持等方面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助力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讲解环节,郭春晖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多款适用于中心教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组件。其中,“deepseek + 即梦 AI” 备受关注。它能依据教师输入的关键词,快速生成高质量且贴合教学主题的图片和短视频。在备课阶段,教师可借助该工具获取丰富素材,例如唐代女子发型的正侧后清晰图片、沙画技法中的典型的勾沙、挑沙图片。教师们现场体验后,深切感受到其为教学素材获取带来的便捷。
郭老师还介绍道:“deepseek 与其他工具的组合也各有优势。”“deepseek + 通义千问” 具备强大的课堂录制与分析功能,能精准评估教师的教学语言、节奏和师生互动情况,为教师提供详细反馈,助力教师优化教学。“deepseek + 小浣熊” 在编程和数据分析方面表现出色,可辅助教师进行代码讲解,挖掘学生学习数据背后的信息,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数学老师认为它能有效分析学生的数学作业和考试数据,精准定位知识薄弱点。“deepseek + 讯飞绘镜” 则专注于生成动画与视频素材,为艺术、历史等课程增添趣味性,帮助教师还原历史场景、讲述生动故事。”此外,郭老师还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导航网站,方便教师快速查找所需工具。
学习交流环节中,小组教师踊跃发言,分享学习感受。有的教师提出,虽然这些工具功能强大,但在实际教学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如何与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好地融合;有的教师则建议,可以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教师们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技巧。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郭春晖老师和其他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现场氛围热烈。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为庐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教师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大门。本次活动也为信息技术小组后续的教研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小组将继续围绕教育技术创新开展更多深入研究和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教育与科技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撰稿/摄影:孙晓云
初审:周艺婷
复审:汪 娜
终审:高 菲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