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弘扬“感恩母爱,孝敬父母”的良好风尚,推动传统文化与情感教育的深度融合,合肥市庐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于2025年春季针对五年级扎染课程进行创新研发,此次研发的新课程突破传统技法,将非遗扎染技艺以感恩教育为主题,以“针线缝合+爱心图案”为核心,引导学生制作母亲节主题扎染作品。
课程负责人杜老师表示:“新课程不仅教授技艺,更希望孩子们在创作中体会传统工艺之美,同时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相较旧课程以夹子固定布料的简易防染方式,新课程实现了三大创新突破:1.技术升级:引入针线缝合技法,学生需先用棉线在布料上缝制爱心轮廓,再通过捆扎实现防染效果,既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又加深对扎染原理的理解。2.创意延伸:鼓励个性化设计,学生可在爱心内部缝制字母、花纹等专属图案,打破传统扎染的随机纹样局限。3.情感赋能:将作品定位为母亲节礼物,在技法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构图设计背后的情感寓意。
在缝扎环节,学生们纷纷表示:“以前带回家的扎染方巾虽然漂亮,但总觉得少了专业技法、操作难度较低,不如新课程有挑战性和设计感。”当学生们展开染布露出蓝白相间的爱心图案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叹。红星路小学五二班的李欣怡同学一边骄傲地展示作品一边说道:“这是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
课程结束后,在特别设置“爱的告白”环节中,孩子们用便签写下创作心得:“蓝色代表妈妈像大海一样包容我”“粉色花朵是希望妈妈永远年轻”。这些充满童真的注解将与扎染作品一起包装,成为母亲节最独特的礼物。
此次课程改革是传统工艺课程创新计划的重要一环。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庐阳区青少年校外中心将以非遗技艺传承为支点,撬动传统教育与创新实践的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文化传承+多元能力培养+社会情感联结”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体系,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与社会化教育的创新实践场。
撰稿/摄影:杜慧敏
初审:周艺婷
复审:汪 娜
终审:高 菲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