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春日百花开,深耕教研自芬芳。近日,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语文学科教研活动如期举行。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共研共进,一同探寻语文教学的奥秘。
第一节是张海燕老师带来的《蜘蛛开店》。课堂伊始,张老师开门见山引出课题,聚焦“店”字,学生观察字形、书空练习,随后围绕“蜘蛛为什么开店”展开讨论。聚焦关键字词“蹲”,一名学生模仿蜘蛛“蹲”在讲台旁,耷拉着脑袋的表演生动形象。师生对话中,学生从“无聊”“寂寞”等词深入体会蜘蛛开店初衷,理解水到渠成。在本课的教学中,张老师注重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巧妙串联识字、朗读、思辨与表达,在趣味互动中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深意,展现了“以生为本”的灵动课堂。
第二节课是黄洋老师带来的《我不能失信》。黄老师立足单元整体,紧扣“诚信”主题,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人物心理与行为逻辑,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也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课文讲述了宋庆龄坚守信用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心理变化细腻。这些特点为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诚信”的可贵。
第三节课是张文宣老师执教的《海上日出》。张老师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为切入点,通过沉浸式朗读、动态画面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品析巴金笔下日出景象的绚烂变化。课堂上,学生通过圈画关键词句、对比不同时段的光影描写,深入体会作者“伟大的奇观”之赞叹。张老师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与海上日出视频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负着重荷”“冲破云霞”等拟人化表达的妙处,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力。
第四节课是戴雯老师执教的《手指》。戴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丰子恺幽默笔法下的深刻寓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功能对比等活动,体会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特点。戴老师设计“联结生活”环节,引导学生结合团队合作、社会分工等现实话题展开讨论,从文本走向生活,理解“团结才有力量”的哲理,展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四节课后,听课老师们也侃侃而谈,从多角度对两位老师所授课的内容、思路和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点评,针对这四节课大家都给出了真诚且发自肺腑的评价。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交流盛会,更是一次教学理念的革新之旅。通过学习、研讨和实践,全体语文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撰稿:程裕玲、张 兰
摄影:许媛媛、张海燕
初审:黄 洋
复审:陆晶晶
终审:李正飞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