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少年儿童文化自信,2025年4月22日下午,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灵溪校区二年级“绘声绘色诵诗词”主题诵读活动在报告厅精彩上演。孩子们以吟诵、舞蹈、书画、情景剧等多元形式,将诗词之美化作灵动音符,让千年文脉在童声童趣中焕发新生。
古韵新声:多元演绎唤醒诗意
活动现场,孩子们化身“小诗人”“小戏骨”,用创意点燃经典。二(12)班以古筝伴奏吟诵《沁园春·雪》,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尽显少年豪情;二(5)班马子诺身披战袍,声情并茂演绎《木兰诗》,巾帼气概引得全场喝彩;二(8)班刘博屹手持酒壶,情景再现李白醉吟《将进酒》,洒脱姿态定格为活动经典画面;二(3)班自编手势舞《中国字中国人》,以“方寸之间藏天地”的肢体语言诠释汉字风骨。此外,童趣诗作《古诗里的童年》《笋芽儿》活泼欢快,爱国篇章《满江红》《少年中国说》激昂澎湃,四季诗韵《中国四季》《四季诗韵》如诗如画,多维度展现诗词的丰富内涵。
跨界融合:学科共舞润泽童心
活动打破学科壁垒,让诗词“活”在五育融合中。“声”动舞台:二(6)班以“前后呼应”朗诵《满江红》,二(9)班朱沐霖“诵—唱—演”少年周恩来故事,声情交融传递家国情怀;“形”塑意境:二(4)班《千字文》配以水墨动画,二(10)班“诗词对答”重现传统节日,道具加持让文字“跃然眼前”;“趣”引共鸣:二(11)班“诗词接龙”妙趣横生,二(1)班《我爱读课文》以折扇纸伞演绎古诗里的童年,欢声笑语中播撒文化种子。
文化传承:童心点亮文明之光
从《绝句》中“春风花草香”的细腻到《将进酒》里“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孩子们或低吟浅唱,或慷慨激昂,用稚嫩双手勾勒诗词画卷。身着古风服饰的“小书生”、手持竹简的“小诗人”、翩翩起舞的“小词人”,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沉浸式体验。
当孩子们用童声诵响经典,用童趣演绎诗意,传统文化便不再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是扎根于心的文化基因。我们期待以诗为舟,载着孩子们驶向更广阔的文化海洋。
尾韵绵长,诗意永续
活动虽已悄然落幕,但诗词的种子却如灵动的精灵,在孩子们纯真的心田悄然生根发芽。信雅之念,如潺潺溪流,润泽着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未来,安三小灵溪校区将秉持信雅理念,继续探寻“以文化人”的创新路径,让经典诵读化作校园生活的诗意底色,于悠悠书声中,让中华文脉在代代传承中生生不息!
撰稿:孙凡凡
初审;于婉莹
复审:张孝明
终审:喻巧月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