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红玺台总园:积木桥大挑战

发布日期:2025-05-09   作者:闫莹莹c庐实幼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近期,庐实幼红玺台总园大一班的小朋友正沉浸在积木桥游戏的欢乐之中。孩子们不断地进行探索从中汲取宝贵的游戏经验。一起跟随孩子们的脚步,踏上他们的游戏之旅吧!

建桥初体验

户外活动时,东东尝试用长木板放在贝壳上面进行搭建桥,兴奋地向同伴喊道:“快看!我可以站在独木桥上!”这个简易桥梁瞬间吸引了周围孩子的注意,祺祺提议:“我们可以用积木搭更大更稳的桥!”孩子们纷纷从材料区搬来长方体、圆柱体积木,开始探索如何让“桥面”跨越更远距离。

在初步体验搭桥游戏后,孩子们很快就不满足只在户外展现自己的搭建能力了。于是,他们又在室内进行桥的搭建。

教师:今天有很多小朋友去搭建积木桥,那你们见过桥吗?

静静:见过,我去旅游的时候看见过桥。

教师:每座桥都一样吗?

乐乐:不一样,我去旅游的时候看见过石头做的桥。

小杰:我还看过木头做过的桥呢!很好看。

小贝:幼儿园里面也有桥,我很喜欢在上面玩。

我去过的桥

我知道的桥

随着社会的发展,桥梁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建筑。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和了解桥,从而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桥,知道桥由桥面、桥墩、桥栏、乔拱等构成。

教师思考:

当孩子们用长木板斜搭乌龟壳尝试搭建“冒险桥”时,我观察到他们对“稳固性”的直觉探索——看似冒险的踩踏行为,实则是用身体感知平衡的朴素探究。此刻若直接灌输“桥的结构知识”,反而会削弱兴趣。集体分享“我走过的桥”(如幼儿园沙水池的木桥、小区石拱桥),引导发现“不同的桥有不同的建造方法”抛出关键问题:“怎么搭建一座稳固的桥?”这将自然引发幼儿对搭建一座稳固的桥自主探索。

教师捕捉到孩子们对搭建桥感兴趣,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追随幼儿兴趣,倾听幼儿的声音,了解幼儿的问题与需求,一场关于“稳固与创意”的建构之旅就此展开。

大桥搭建进行时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孩子们遇到哪些挑战呢?一起看一看吧。

问题一:连接口坍塌

搭建初探

孩子们拿来很多木块开始尝试搭建,有四层的、五层的也有十几层的。

另一端,简简的搭建好像出了点问题……

为什么简简搭的东西总是倒塌呢?

一航:一定要有耐心,下面没有支撑的积木,肯定会倒塌的。

团子:可以用手扶住木块,然后在最上面增加更多的木块,这样就不会掉下去。

我们的方法

那怎么样才能把桥搭建成功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片、两片、三片……十五片,桥体突然倒塌。原来是搭建的桥木块在放的过程中,不断的向中间聚拢,左边轻,右边重,重心不断的转移导致桥面不稳。

教师:怎么才能让桥的连接口不倒塌呢?

用手支撑木块,然后在最上面增加更多的木块保持平衡,桥终于成功了!

果果:可以用手扶住木块,然后在最上面增加更多的木块,这样就不会掉下去。

本本:要把木块放在最上面才不会倒,不能放在桥墩的中间。

更多方法

降低重心、合适的距离、整齐摆放、增加底部支撑、增加两侧重量

在桥的搭建过程中,孩子们首先发现的是用手支撑木块保持平衡的搭建方法,随着搭建次数增多、经验的积累,孩子们发现不用手托举也可以让桥稳固的好方法:降低向上延申桥面的重心、调整桥墩间合适的距离、整齐摆放每一片木块,大家对“保持平衡”有了更多的理解。

谁搭建的最稳固

再次搭建时,孩子们热火朝天的投入搭建桥的游戏之中。羽羽(图一)和小小(图二)这样搭法(下图)哪一个更稳固一点呢?

羽羽:我觉得这样可以搭的很高,就会稳一点。

小小:木块太轻,还是要把桥墩上面都放上木块,就不会倒。

两种方法试一试,挑战开始!

小小组很快就搭建成功,而羽羽组的桥坍塌次数较多。

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小小每层两边放一样多的积木不断进行垒高,采用垂直对称垒高法(保持桥墩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轴线)的结构。而羽羽垒高的过程中不断向桥面进行非对称叠加法,积木的重心随材料堆叠高度上移,稳定性随着积木越堆越多而下降,对幼儿的挑战更高。

问题二:桥面太窄

孩子们搭建的桥越来越好,准备放小车在上面,可是桥面太窄,只能通过一辆小车。

浩浩:这个桥只能通过一个小车,太窄了。

乐乐:我想两个人的小车一起通过。

教师:为什么越堆越窄呢?

刚刚:可能是怕积木桥坍塌,所以就放少一些积木。

佳佳:我觉得是没有提起想好桥面应该怎么搭建,胡乱搭。

我们的记录

我们的方法

当孩子们发现桥面过窄时,其主要原因包括桥墩间距过大、材料过轻,同时发现结构设计过度侧重两侧加固与垂直垒高,分工规划不足。他们通过优化桥墩结构、增加桥面受力面积、改变木块的叠加方向进行改进,破解搭建难题。

问题三:桥体不美观

木块越堆越多,可是搭建的桥越来越杂乱,该怎么呢?

瑞瑞:可以把周围的木块都收掉,这样就会很整齐。

刚刚:可以把积木放在桥上的时候放整齐一点。

帆帆:设计桥的样式,根据设计图进行搭建。

孩子们你一言他一语的讨论着,于是班级开展一次关于最美桥梁设计大比拼。

教师:小朋友们想搭建一座什么样的桥?

华华:搭一座好看的桥。

高高:可以是搭的高高的,底下可以通过很多的船。

瑞瑞:我想搭长长的桥。

孩子们根据设计图,多次尝试搭建,耐心调整木块的位置和角度、通过整齐摆放木块、分工合作、设计桥面管理员的方式最终成功解决了桥体不美观的问题。

精彩瞬间

教师思考:

《指南》指出,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索兴趣、体验探究过程,让幼儿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这次的建桥过程中,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和基本的建构技能进行组合、拼搭,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兴趣始终不减,在自主探究中,幼儿搭出了自己想要的“高桥”。

造型多样的建筑

在解决了桥面连接口坍塌、桥面太窄、桥体不美观的问题后,小朋友们开始尝试和桥有关的如:船、河道景观、河边城市等造型多样的建筑。

教师小结:

“高桥”搭建活动中,幼儿从观察生活中的桥梁转向自主搭建,期间接连面临桥体坍塌、桥面狭窄、桥面不美观三大挑战。

面对“缺少支撑的桥面易坍塌”这一难题,孩子们在反复重建高桥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仅靠个人力量难以完成庞大工程——搬运木块需接力配合,桥墩加固需多人同步调整角度,而桥面装饰更需分工协作。在此过程中,他们自发提前商定角色(如“材料运输员”“桥面管理员”),当积木意外碰倒时,从最初的争执转为“先扶积木再找原因”的默契;一次次倒塌与重建,不仅让幼儿搭建更有技巧,更让同伴间的包容与信任悄然生长——孩子们说:“一起修桥比玩桥更有趣,因为我们是‘修桥战友’!”


图文:孟祥苗

初审:杨梦茹

复审:袁舒月

终审:毕大华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