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小:15分钟“超级课堂”解锁教学新姿势

发布日期:2025-04-30   作者:yx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2025年4月28日,庐阳区四个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在永红路小学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具匠心的“超级语文课”磨课研讨活动。本次磨课聚焦七节精品课例,覆盖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年级精读策略与高年级传统文化探究,通过15分钟微型课展示,探索高效课堂模式,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注入新活力。

丁思敏老师以“生活化识字”为核心,通过形声字儿歌、形声字寻宝队等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换一换”方法自主识字,并设计“汉字转盘”游戏巩固记忆,让识字课堂充满童趣。

围绕“改变与坚持”主题,郑蕾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动态漫画引导学生体会大象心理变化,使学生明白“做自己”的意义,实现文本解读与价值观引导的深度融合。

聚焦“段落结构”与“语言积累”,林璐老师以表格形式梳理“海底动物活动方式、活动特点”,通过朗读感受拟声词与比喻句的生动性,并设计了练习“探索海底动物的睡觉方式”,实现阅读迁移。

黄洋老师以“诚信”为主线,教师通过情境探究“小庆龄该不该等朋友”,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体会诚信品质,并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方天皓老师将教室变身“汉字博物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化身为“姓氏研究员”探究姓氏起源,在收集资料、梳理分类后,教师适当拓展,学生一步一步走进姓氏文化,传承姓氏背后的文化记忆。

《两小儿辩日》一课,邢光成老师以“思辨能力”为切入点,通过梳理观点、分析论证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邢老师还引导学生模拟“孔子法庭”情境,学生在古今对话中,感悟科学探索精神。

汤冰洁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一课,通过“古今对话”表演、重点字词趣味解译,聚焦“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帮助学生理解杨氏子“快答、妙答、礼答”的思维过程。课堂以与AI人物“杨氏之子”对话,进行趣味仿说收尾,激发学生兴趣。



此次活动不仅是教学技能的切磋,更是对新课程标准下课堂转型的思考。当传统课堂遇上创新模式,教师变身“课程设计师”,15分钟内完成“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素养落地”完整链条,“超级语文课”让语文课变得更有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成长地。

撰稿:彭   宇

初审:王慧茹

复审:罗锦芸

终审:娄燕芳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