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初步形成规则的重要时期,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基础与保证。中班幼儿正处于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弱,这个时期的幼儿还不太容易遵守规则,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呢?
规则初理解
什么是规则?
什么是规则?中班的孩子对于“规则”,他们是怎么理解的呢?围绕问题,幼儿展开了讨论。
我将规则画出来
小朋友们对于“规则”有了一定的前期经验,他们主动拿起画笔,用绘画的形式积极表征自己理解的规则。
班级规则我制定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知道了“规则”的重要性,有的小朋友提议大家一起来制定我们的“班级公约”,那班级公约到底指哪些呢?
孩子们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小朋友们有这么多想要制定的规则,那到底该怎么选呢?于是,大家决定通过投票的方式来确定“班级公约”。
教师感悟:在深入思考与积极探寻的过程中,孩子们经由充分的谈论以及民主的投票方式,逐渐对幼儿园规则形成了较为深刻且全面的认识。
游戏规则我遵守
交警爸爸进课堂
汪婧安小朋友的爸爸——合肥市交警支队的靳警官,身着笔挺制服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交通安全启蒙课。他不仅详细介绍了交警的装备与职责,还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交警的工作日常。孩子们在兴奋与好奇中,深刻理解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亲子同行探规则
通过亲子任务卡,孩子们与家长一同走出家门,寻找并学习交通标志。他们用彩笔描绘出心中的交通规则,班级分享会上,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述着自己的发现,那份自豪与成就感溢于言表。
摇篮驾校学规则
巧妙地利用角色区“摇篮驾校”,让孩子们在趣味横生的角色扮演游戏中,亲身体验并深刻理解规则的重要性。从学习如何在“驾校”内有序排队、耐心等待,到模拟驾驶时遵守交通信号、安全行驶,孩子们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逐渐将这些规则内化于心。
教师感悟: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旅行,而“摇篮驾校”只是其中的一站。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构成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作为教育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但同时也满怀希望。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只要我们用心引导,他们就能在夜空中闪耀出最耀眼的光芒。
家庭规则
规则意识的建立不仅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中,更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建立起“幼儿园约定”后,有的孩子提出“我的家里也有规则”。
教师感悟:家庭规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规定“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处”,可以让幼儿逐渐养成收纳整理的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当他们在家庭环境中习惯遵守规则,比如按时吃饭、睡觉,在进入幼儿园或其他社会环境时,也更容易理解和遵循集体规则。
社会规则
除了在幼儿园、家里我们需要遵守规则,还有哪些规则需要我们遵守呢?
教师感悟: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在家园共育进行规则教育的同时,通过游戏及各种活动,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反复实践,不断内化,慢慢地树立起遵守规则的意识,从而为孩子们顺利的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播种规则意识的种子,用耐心与爱浇灌,助力他们茁壮成长,自信地迈向小学的大门!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编辑:陈孟娜
初审:岳静如
复审:梁晓燕
终审:朱晨曦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