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聚焦教学管理 共绘教育新篇

庐阳区 2025 年中学教学工作研讨会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5-04-29   作者:李国凯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2025 4 27 日,庐阳区中考教学工作研讨会于合肥四十五中橡树湾校区启幕。区教体局局长周宗华、党委委员朱晓艳,辖区各中学校长、业务校长,以及初高中学科教研员齐聚一堂,共商中考教学发展策略。本次会议由教研室李国凯主任主持。


会议伊始,体育学科教研员吴永奇科长以刚刚收官的中考体育工作为切入点,对 2025 年各初中学校体育中考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他既对部分学校取得的显著进步予以充分肯定,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如项目训练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等,为后续体育教学改进指明方向。紧接着,各中考学科教研员结合前期教学视导成果,细致剖析了各校在毕业班教学过程中呈现的亮点与不足,并提出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教研员们着重指出,复习课教学中普遍存在 三重三轻现象:重教辅轻教材、重灌输轻探究、重思路轻表达,这一系列问题导致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状态的关注。为此,他们强调要在五个关键领域持续发力:强化课堂实效,充分发挥每一堂课的育人价值;凝练集体智慧,促进教师团队协作与经验共享;深挖教材内涵,夯实教学基础;提升学生解题习惯与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心态。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标的研读、真题的研究以及中考方向的精准把握,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指引。

在交流分享环节,各中学校长纷纷畅所欲言,结合本校实际,分享了毕业班教学管理的宝贵经验与独特智慧。45 中长丰路校区胡金霞校长提出聚焦课堂效率提升,加强 三生(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管理,助力不同层次学生实现成长突破;庐阳中学李珍校长强调重视常态化管理,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教学评价等多维度发力,同时注重稳定学生心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42 中周艳艳校长围绕学情研判,推出精准施策、课堂提质、珠峰计划、强基工程、暖心行动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教学质量;45 中工业区分校王琪校长分享了学校行之有效的培优辅弱优质行动方案,切实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水平;45 中姚剑校长和谢明副校长聚焦学情与问题,从教师管理、学生提质、家校合作等方面深入阐述精准施策的具体做法,尤其在毕业班学生心理减压方面提出了许多创新举措;45中森林城校区金效奇校长介绍了学校独具特色的毕业班班主任集体备课制度,以及在学生情绪管理和暖心工程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42 中中铁校区武江义校长提出 四个保障策略,即重视细节保安全、领导进班保稳定、加强研究保方向、家校共育保心态,为毕业班工作保驾护航;42 中湖畔校长崔北好强调加强 三生管理,持续关注学生心理,重视学生心态调整;36 中康洁副校长提出借助大数据智能化手段,优化 三生管理,提升教学管理的精准性与科学性;45 中橡树湾校区胡茂侠校长提出十个加强十个避免举措,为学校管理提供了全面的行动指南;寿春中学陈光辉副校长分享了毕业班管理中五个 做法,展现了精细化管理的魅力;庐阳高中张敏主任就高中毕业班选课走班、加强党政领导、重视家校合作和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交流,为高中阶段教学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会议尾声,朱晓艳委员和周宗华局长分别发表讲话,为庐阳区教育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周宗华局长从治理效能、改革实践、育人目标和技术赋能四个维度提出明确要求,为全区教育发展擘画蓝图。

一是强化治理效能,贯通 最后一公里。学校治理需坚持 宏观谋划微观落实双向并行,以严谨教风为根本,构建涵盖课程设计、师资培养、动态评价等环节的全过程标准化体系,确保顶层设计能够精准落地,有效打通政策执行的 末梢环节,实现教育管理的高效运转。

二是深化改革实践,拒绝 形式主义。在教学改革进程中,坚决摒弃 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扎实推进 培优扩类辅弱工程。为学优生量身定制多元发展路径,为薄弱生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贴合实际、成效显著。同时,要求教师以 命题能力体现专业素养、作业设计彰显责任担当为准则,严格把控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缓解家长教育焦虑。

三是锚定育人目标,凝聚社会信心。教育工作者应以 三明为导向,即明确育人方向、明晰实施路径、明晰发展预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感受到成长的希望,让家长切实看到教育改革的成果。周局长重申 三不原则:坚定育人目标不动摇、细化执行过程不懈怠、科学制定策略不折腾,坚决避免 运动式改革,确保教育政策的连贯性与稳定性,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四是拥抱技术赋能,争当时代先锋。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全区教育系统要主动迎接变革,将 AI 技术视为提升教学效率、优化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引擎。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智能技术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推动学校打破经验主义束缚,创新教学模式。周局长强调,教育工作者应勇立时代潮头,积极拥抱新技术,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时代先锋,而非固守传统经验的 历史故人

周宗华局长最后强调,教育既是关乎国家未来的 希望工程,更是承载万家期待的 良心工程。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做到明方向、明措施、明预期,秉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以体系化治理筑牢教育根基,以科学化实践突破发展瓶颈,以人性化关怀温暖社会人心,让每个家庭都充满希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共同书写新时代庐阳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撰稿:唐安琪

初审:陆    蒙

复审:李国凯

终审:朱晓艳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