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下午,庐阳区英语中考复习研讨活动暨杜学云名师工作室省级课题课例展示活动在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桐城路校区三楼报告厅成功举办。安徽省教科院中学英语教研员杨银银老师,庐阳区英语教研员唐永文老师,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陆再玖副校长,科大讯飞高级教研员燕晓利老师莅临指导。杜学云老师主持此次活动,来自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森林城校区的王晓伟老师和来自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桐城路校区的盛婷老师执教人工智能赋能的两节中考复习课,庐阳区九年级教师参与此次活动。
一.聚智赋能,研教新程
活动伊始陆再玖副校长对各位专家和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强调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启迪智慧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在本次活动中积极交流、深入思考,汲取智慧养分,将所学所思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动力。
二.智慧引领,课例先行
第一节听说课例展示是由王晓伟老师所执教。王老师的整节课紧扣人工智能赋能中考听说课这一主题,从方法指导到练习夯实,环环相扣,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做题能力。课前王老师通过智学网收集了学生的听力作业,得出在中考听力板块,学生的问题集中在信息转化(Infrmation Transformation)。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王老师借助E听说和智学网等技术手段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讲练结合,即时反馈评价和听说结合,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在中考复习阶段参与到课堂中,有所学有所得有所反思提升。
第二节写作课例展示是由盛婷老师所执教。主题为“Giving gifts with Chinese culture”,本节课以过程性写作为主线,依据真实语境任务,包括话题激活—结构搭建—初稿撰写—AI批改—修改提升五大教学环节。盛老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结合板书清晰呈现写作结构与语言支架,有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规范表达。课堂特别引入人工智能对话助手和E-听说系统,辅助学生写作与自我修正。AI系统在内容、结构、语言连贯性等方面进行即时评价反馈,大幅提高了写作效率和针对性。同时,教师在AI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追问与点拨,帮助学生精准审题,注重语言的人情味和个性化,体现了教师在AI赋能背景下的重要引领作用。
三.专业洞察,精准点评
安徽省教科院中学英语教研员杨银银老师对两节研讨课作了深入点评并且就中考复习冲刺阶段的听说课和写作课予以专业指导。杨老师充分肯定了这节听说课的实际效果尤其是AI 赋能使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学生的正误情况,有重点的进一步施教,同时杨老师也指出教师需要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课堂纠错,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于中考复习阶段的听说课,杨老师建议老师们要帮助学生进行错误归因档案,在此基础上分题型各个突破,此外听力语篇要梳理语篇结构,并且对词汇进行归类,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针对第二节写作课,杨老师指出本课体现了人工智能与过程性指导的有效结合,板书引导规范,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尤其强调了在人工智能赋能写作中,要坚持标准导向,重视情感真实表达,避免模板化和模式化倾向。同时,她建议在后续教学中,要继续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精准制定写作评价标准,开展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写作训练。此次课例展示,为中考英语复习提供了实践经验,也为人工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前沿探索,专题启迪
科大讯飞高级教研员燕晓利带来专题讲座—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燕老师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优势,从智能测评到个性化学习方案生成,让老师们看到了未来英语教学的新方向,拓宽了教学视野,激发了探索热情。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庐阳区初中英语教师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也为中考英语复习备考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庐阳区初中英语教学迈向新台阶。
撰稿人:王晓伟 盛婷
初审:唐永文
复审:李国凯
终审:朱晓艳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