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少先队课程建设,2025年4月17日,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陈馨少先队活动课工作室联合李洁名团队干工作室,开展少先队活动课教研。何凯艳、张曦和徐敏三位教师以匠心独运的活动设计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生动展现了少先队活动课的创新实践。
祖孙“搭档”话传承,春风化雨润童心
何凯艳老师执教的《祖孙“搭档”共传承》少先队活动课匠心独运,以“代际学习”为创新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的小组讨论和特邀祖辈嘉宾的现场互动,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内涵、实践形式和行动计划生动呈现。何老师以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队员深入思考,其亲切温婉的执教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得益彰,特别是对队员个性化表达的即时反馈和价值观引导,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素养,赢得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整节课既注重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又创新了代际交流的活动形式,为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
舞龙少年承非遗,刚柔并济展精神
张曦老师带来的《舞龙少年敬传承》少先队活动课精彩纷呈。课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为载体,创新设计了“解构非遗密码——体验动作精髓——任务认领实践”三大教学环节,构建起层层递进的活动脉络。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中,队员们通过民主投票确定学习主题,在挥动龙珠、穿梭腾跃的实践体验中,既感受到传统技艺的力与美,更深刻领悟到“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张老师以清晰的活动框架、精准的节奏把控和富有感染力的现场指导,将传统文化教育自然融入少先队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非遗文化在新时代少先队课程中的创新转化,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鲜活范例。
六尺巷里解密码,礼让新声漾课堂
徐敏老师执教的《六尺巷中寻礼让密码》少先队活动课可谓别开生面。课程以安庆六尺巷“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经典故事为载体,通过“神秘来信”“情景演绎”“思辨擂台”“文明地图”等趣味环节,引导队员在互动中解码“礼让”的中华文明密码。课堂上,队员们化身“小君子特工队”,通过演绎家庭遥控器之争、操场使用冲突等生活场景,学习“听、辨、劝、让、和”的六尺巷调解智慧;在“思辨天平”环节中,队员们激烈讨论“何时该让、如何让”,领悟“宽容有度”的处世哲学。徐老师以“君子成长存折”“闪闪小君子”评选等创新形式,将礼让美德融入日常实践,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这节活动课巧妙融合历史智慧与少先队教育,通过“认知——思辨——践行”的闭环设计,让谦和礼让的种子在队员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少先队活动课教研活动,三位教师凭借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与精彩纷呈的课堂实践,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智慧,为少先队课程建设注入了全新活力。未来,六小中铁将继续深化教研成果,推动少先队活动课的创新发展,让更多少年队员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撰稿:舒玉丹
摄影:舒玉丹、韦 涛
初审:舒玉丹
复审:李 洁
终审:邓翠银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