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扇是以扇子为载体,采用国家级非遗漆染工艺,用天然大漆手工染制的艺术品 。当古老漂漆工艺融入现代生活,漆扇不再只是纳凉工具。让我们跟随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四里河畔园中二班的小朋友,一同邂逅中华文化万花筒里的珍贵技艺——漆扇。
不“漆”而遇
一天早晨,教师将一把漆扇放在区角的桌子上,孩子们瞬间被吸引,潮水般围拢过来。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小脑袋凑在一起,眼睛紧紧盯着漆扇,充满好奇。有的孩子忍不住伸手轻轻触碰,感受漆扇的纹理。
远远:“这么漂亮的颜色,是画上去的吗?”
妍妍:“我知道,这是漆扇!我和妈妈出去玩的时候遇到过。”
一一:“为什么要叫漆扇呢?用油漆画的吗?”
安安:“这个漆的颜色真漂亮,它真的可以留在扇面上吗?”
了解漆扇
在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声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漆扇文化寓意与独特视觉美感,心中埋下传统工艺的种子。孩子们热热闹闹地围坐一团,分享着内心对“漆扇”的好奇与期待,迫不及待要制作一把属于自己的漆扇了,而这,正是文化传承最柔软的启蒙方式。
教师思考:引导幼儿观察漆扇,帮助他们发现漆扇色彩的绚丽,从鲜明的对比到细腻的渐变,让孩子感受色彩之美,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通过与漆扇的超时空对话,我们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体验和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在艺术的熏陶下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如“漆”而至
漆扇初尝试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将大漆滴进了水盆里,当大漆漂在水面上,形成发散的色块,用木棒轻轻勾勒,水面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花纹。一把把白色的扇子,浸入漂漆中,当漆扇从水中拿出的那一刻,孩子们都发出了惊叹声。
行行:“我做的扇子上面的颜色不均匀,怎么回事呢?”
琛琛:“我的扇子上只有一点点漆,显得不是很漂亮呀。”
漂亮的漆扇这样做
1、滴入自己喜欢的颜色。
2、用木棒轻轻勾勒出形状。
3、可以用左右滑动、旋转入水的方法把扇子染上大漆。
4、晾晒
教师思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专注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通过亲手滴漆、勾勒和漂漆扇的过程,孩子们不仅锻炼了精细动作技能,也深化了对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的理解。这一活动鼓励幼儿在艺术创作中自由表达,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我们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从而在艺术的探索旅程中,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
“漆”彩纷呈
汐汐:“扇子都用完了,我们还可以把大漆染在其他东西上吗?”
彤彤:“可以染在卡纸上做书签吗?”
宇宇:“我觉得只要是白色的都可以。”
麒麒:“我觉得可以染在袋子上。”
我们找到了许多材料
一起来试一试
纸袋
书签
纸球
我们的发现:只要是干净的、比较光滑的纸制品,都能够染上大漆,做成漂亮的漂漆艺术品。
作品展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强调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并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漆扇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每一把亲手制作的漆扇,都是孩子们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的见证。与非遗对话,与美育共长,相信文化传承的种子会在孩子们的心底萌芽,伴随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撰稿:方诗雨
初审:张 婷
复审:吴晶晶
终审:汤 玲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