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日子,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合肥市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三年级开展了“品味青团、传承文化”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师生共同观看了青团相关传统文化视频。屏幕上,传统手工制作青团的纪录片展现着古老技艺的传承,动画形式演绎的清明习俗小故事生动有趣,同学们看得聚精会神,进一步加深了对青团文化内涵的理解。
“青团的外皮是用艾草汁揉面,内馅要包得均匀……”在家长志愿者的示范下,同学们化身“小小手艺人”,聚精会神地学习青团制作技巧。从揉面开始,裹馅、搓圆,每一步都饱含匠心。家长志愿者们穿梭于小组间,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掌握要领。教室中弥漫着艾草的清香,欢声笑语中,一个个碧绿圆润的青团逐渐成型。同学们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包青团,虽然一开始总露馅,但和同学一起合作特别有趣!”
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整齐就坐,一同观看清明节风俗文化短片。从“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事谚语,到踏青、祭扫、插柳等传统习俗,再到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历史渊源,生动的画面和讲解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清明不仅是自然节气,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感恩自然的文化内涵。
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通过家校协同共育,让清明文化在孩子们的指尖“活”起来。一颗颗青团,串起古今情怀;一次次实践,滋养文化自信。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青团带回家中与亲人分享,让传统节俗的温暖在家庭中延续,真正做到“一口青团念清明,代代相传中华情”。
撰稿:黄秀秀
初审:张 蕾
复审:王 峰
终审:吴晓静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