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每个人最温暖的港湾,孩子在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是最欢乐和甜蜜的。孩子慢慢成长起来,踏入了幼儿园,也时常说起“我…”、“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家……”
课程缘起
“我要我爸爸!”“我要找奶奶!”“我想回家!”这些是孩子们刚入园时最常说的话。家,对他们而言,不仅是一个地点,更是爱、安全和归属感的象征。这天,当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家庭趣事时,我发现他们对家有着无尽的好奇和深深的依恋。
什么是家?
“家”对于每个幼儿来说是那么的熟悉、亲切。那什么是家呢?师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家是什么呢?
伊伊:家是一个大房子,可以挡住大雨的地方。
其其: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我们开心的在一起。
时涵:家是我睡觉,吃饭的地方。
老师:你们说的都很对,家呀,就是我们温暖的港湾。
教师思考:
《指南》中指出:3~4岁幼儿需要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为了让孩子们对“家”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从分享“全家福”开启了对于“家”的讨论。
我的家人
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交流自己的家庭成员,宝贝们纷纷带来自己的全家福,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张张温馨的全家福承载着宝贝们最美好的回忆,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向老师及同伴介绍着自己的家庭成员,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最喜欢和家人一起...
孩子们在介绍全家福的时候,也说了很多和家人一起做过的事情,于是,老师引导孩子们用画笔画出自己最喜欢和家人做的事,我们一起看看吧。
教师思考:
《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能够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在孩子们的笔下我们看到有的小朋友最喜欢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聊天,有的最喜欢和妈妈一起做饭,有的最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玩具汽车。在这些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我的妈妈
在和孩子们聊天中问到:“你最喜欢的人是谁?最离不开谁时?”很多孩子回答的都是妈妈。因此,我们根据孩子的话题,延伸出“我妈妈”的活动,“妈妈最喜欢的颜色?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我妈妈喜欢粉色”“我妈妈喜欢灰色”“我妈妈喜欢吃西瓜”等等,孩子们想象着妈妈喜欢的颜色及水果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来和同伴开心分享,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原来妈妈喜欢的颜色那么多,喜欢吃的水果种类也很丰富。在交流中还有小朋友不知道妈妈喜欢的食物,回家也问了妈妈,可是,我们的妈妈一直都知道我们喜欢吃的食物奥。
我可以帮妈妈做...
在《温暖的家》主题活动中,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也逐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在家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瞧,我们的小帮手正在帮妈妈做家务嘞。
教师思考:
孩子们参与家务劳动,不仅可以学习生活技能,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家庭中,幼儿与家人一起完成各种家务,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对家庭有积极影响,从而激发幼儿的责任感。
教师小结
我们以“家”为情感纽带,从幼儿兴趣出发,开展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让幼儿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家以及家庭成员,在活动中感受到家的温馨、父母的爱,也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表达自己对于家人的感激,让爱在家庭中流淌。
庐实幼淮河路园小班“温暖的家”还在继续,温暖的爱还在延续...愿每个小天使都能在家人的陪伴下幸福成长!
撰稿:杨露露
初审:纪家卉
复审:程 红
终审:张文雯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