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们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重要历程。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儿童为本、坚持双向衔接、坚持系统推进、坚持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做好幼小双向衔接。中班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社会适应都密切相关。因此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我们该年龄段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点。下面,让我们看看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京福分园中三班的小朋友在幼小衔接之社会交往中都做了什么吧。
我和我的好朋友
“朋友”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需要朋友,也喜欢和朋友一起游戏、学习。进入中班后,孩子们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步形成,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广,他们开始关注身边的伙伴,拥有了强烈的交友愿望。
介绍我的好朋友
通过给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让幼儿大胆表述好朋友的样子,并乐意去交往。孩子们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了好朋友的样子,好朋友喜欢的颜色、游戏等等,加深了对于好朋友的了解。
结识新的朋友
朋友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伙伴。交朋友对幼儿有特殊的意义,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可以通过主动分享、主动帮助小朋友、有心情不好的小朋友可以给予安慰、一起阅读等等方法结识新的朋友。让幼儿喜欢交往,善于交往,融入社会、融入集体生活,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正是良好行为和学习兴趣养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至关重要。交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而幼儿的合作交往,特别是与同龄伙伴间的交往,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结交新朋友,逐步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班级服务,分工合作
教师给幼儿提供需要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慢慢学习分工合作,在过程中用各种方式呈现自己的想法,用各种行为慢慢体现合作的萌芽,慢慢加深对合作意识的培养。
团体游戏,团队合作
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体验了共同合作的乐趣,感受到分工合作并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积极勇敢,自信乐观,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在自主游戏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孩子们可以小组计划、分组搭建、制定游戏规则、分享游戏经验等。
愿表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提出:4-5岁幼儿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了解他人的需求,尝试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学会移情、自控和合作,逐渐构建和谐的伙伴关系。
我和好朋友的趣事
孩子们在记录、交流、分享中体会到交往的秘密,为正确的社会交往做好准备。幼儿尝试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和朋友交往的美好瞬间,从而增进朋友之间的情谊。
和好朋友发生的矛盾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时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和同伴发生“冲突与矛盾”,此时属于他们之间的友谊,似乎也面临着挑战,交友与处理相互关系这件事对孩子们而言看似简单,又不简单,学会交往、能以正确的方式解决“冲突”,也就找到了融入社会的钥匙。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是否善于交往,能否建立起与周围人和谐的关系对于孩子进入小学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充分利用人、物、时空等各种因素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采用有效策略,用多样方式激发孩子的交往兴趣,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家园携手共育,用爱心、耐心并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孩子开展社交活动,提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相信这才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成长礼物。
社会准备一小步
助力成长一大步
幼小衔接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循序渐进的
让我们在“幼小衔接”
这座通往小学的桥梁上持之以恒
让幼儿以积极良好的状态
去迎接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我们一直在行动!
撰稿:张焰华
初审:丁庆庆
复审:王 瑞
终审:丁 婕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