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游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动园所户外游戏的深入开展,提升教师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独特价值,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整体学习与发展。2025年3月11日上午,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教育集团森林城分园教研一组在保教主任吴勤勤、赵悦的带领下开展了户外游戏案例分享与研讨活动。
小一班案例:搭建我的“家”
在孩子们搭建“我的家”的过程中,王迎迎老师观察着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当孩子们发现房间的隔断墙一碰就倒,墙也歪歪扭扭时,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问题,没有立即介入,而是选择在一旁观察,看看孩子们会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当孩子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教师适时地引导提问,鼓励孩子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发现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开始积极寻找并替换合适的积木。在教师的支持下,孩子们不仅加固了墙壁,还增添了灶台、餐桌、椅子、床和沙发等家具,使“新家”变得更加完善和有趣。
中一班:万里长城搭建计
孩子们拿到游戏材料后,到达游戏场地,迫不及待地开始拼搭起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想,随时能听见他们的疑问或讨论声。张文老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顺应幼儿需求、满足幼儿愿望的同时,给予幼儿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充分地讨论、尝试,鼓励幼儿先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允许幼儿在活动中大胆操作、充分体验,在幼儿无法推进活动或者无法解决问题时,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中二班:美好“箱”遇
孩子们对户外自主搭建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他们对安吉木箱、木梯的组合、搭建、游戏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特有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伴随着幼儿成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一致要求。以木板、安吉箱、木梯、海绵垫子等材料为主的游戏区,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自由组合,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孙婉秋老师以观察者的角色站在“跳水台”旁持续关注幼儿游戏情况,在幼儿游戏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游戏时保障幼儿安全。
大一班:探寻“沙”趣
沙水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沙是大自然的产物,玩沙游戏是通过幼儿的想象,利用沙、水以及各种辅助材料来进行构建的一种游戏,具有可塑性、变化无穷的显著特点。这样一种低结构、没有既定玩法的原材料,对孩子的游戏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每次在沙池中玩起来,幼儿总是乐此不疲,大一班幼儿在玩沙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一场关于沙子的探寻之旅就此展开……刘金鑫老师主张幼儿自主游戏、自由探索,结果也证明孩子们有充分的探索欲望,对于沙水也有自己的想法。探索过程中,幼儿在发现问题后,教师选择静观其变,不加干预,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分享研讨后,保教主任吴勤勤、赵悦对自主游戏的开展和案例进行了总结梳理,建议老师们要继续通过观察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给予个性化的回应和支持,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教以共进,致以致远。活动最后,在教研组长马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集中学习文章《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并聚焦问题“户外游戏中如何利用观察和评价促进幼儿整体性发展”展开研讨。通过学习,老师们对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确了户外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幼儿发展的兴趣和需求,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活动,及时为幼儿提供环境、情感、语言、材料上的支持。同时帮助老师们理清了户外自主游戏和户外运动的实施框架,助推户外活动的探究实践,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后续有效推进户外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游戏有温度,分享有热度。此次教研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教师对自主游戏组织及支持策略的专业认知,激发了教师互助互促的学习热情,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将不断探索幼儿园的“真游戏”,让带有温度的游戏呵护幼儿童年,让自由的游戏点亮幼儿生命!
撰稿:孙礼曼
图片:孙礼曼
初审:孙礼曼
复审:李 娜
终审:吴勤勤 赵 悦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