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幼教育集团总园:有趣的乐器

发布日期:2025-01-13   作者:夏礼靖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课程缘起】

中四班的音乐角有一套乐器,里面的乐器五花八门,孩子们一到区域时间就过来叮咚作响。他们天生喜欢敲敲打打,喜欢各种好听的声音。自从有了这套乐器,他们总喜欢在区域游戏中使用这些乐器,在节奏练习时使用这些乐器,但是在用乐器演奏我们学过的歌曲时,孩子们觉得乐器太少了:

玉玉:老师我也想用响板,但是哲哲不给我用。

哲哲:我给你,我就没有了,我还没玩够呢!

辰辰:老师,我也想拿着演奏......

师:可是,乐器不够怎么办呢?”“除了买还有什么办法呢?

孩子们嘟着小嘴儿,陷入沉思。

大伙儿提议:我们自己做吧!咱们能做吗?   

做什么乐器?用什么制作乐器?怎样制作乐器?怎么用乐器进行演奏?这些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因此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生成了有趣的乐器的活动。

【邂逅乐器 遇见美好——感知篇】

在探究活动前,我们让幼儿和乐器有个亲密接触,让他们充分地玩一玩这些乐器。

【乐器知多少】

师:这些乐器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轩轩:铃鼓是圆形的,边上有小片片,晃一下小片片就会叮铃铃响起来!

妍妍:我的乐器会沙沙响,小手拿着把手,用力和不用力声音大小不一样。

师:对啊,有把手的是沙锤,那没有把手像小鸡蛋一样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乐乐:它晃起来也是沙沙的声音,应该叫沙蛋吧!

师:那响板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发出声音的?

秋秋:响板是两个圆片连起来的,圆片上有个突出来的小点点,两个圆片一捏就发出声音了。嗒嗒像小马的脚步声~

【自制小分队】  

探索了不同乐器的特点之后,老师抛出问题:你们最喜欢哪些乐器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应着老师。沙锤、敲起来很热闹的小鼓、铃鼓......大家各有所好。这些乐器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呢?   

老师见孩子们一时不吱声,于是组织他们开展小组讨论,将喜欢同一种乐器的幼儿分为一组开展讨论。最后经过沙锤组、编钟组、响板组、摇铃组和吉他组的讨论,得出了如下结论:

沙锤组:可以用小瓶子做。

编钟组:可以回家找玻璃瓶试试。

响板组:我们觉得可以用瓶盖做做看。

摇铃组:铃铛可以吗?

吉他组:吉他有根金属的线,我们能拿绳子吗?

幼儿收获:      

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玩一玩的方法,充分调动感觉系统来认识这几种简单的乐器。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了解了这些乐器的外形特征、演奏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制作小组,就这样,制作乐器的探索之旅开始了。

【自制乐器 你精彩——探索篇】  

每一位幼儿都是天生的探索者,每一个问号都是幼儿收获的开始,每一次奇思妙想都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好奇的表达。

(一)沙锤组探究

问题1:用什么制作沙锤?

裕裕:可以拿瓶子做啊,我喝过养乐多,用那个瓶子可以吗?    

孩子们从家里找来各种瓶子,有大的矿泉水瓶、也有小的养乐多

酸奶瓶等。

问题2:里面装什么才能发出沙沙的声音呢?

则则:我觉得里面是沙子。熙熙:也可能是米吧!

师:你们可以从家里找来合适的材料试一试。他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找来大米、小米、绿豆、黄豆等,甚至还有花生和红枣等。

问题3:哪些材料合适?如何制作一个好听的沙锤?    

孩子们把每种材料都放入瓶中进行尝试,验证不同材料制作沙锤的可行性。

瑶瑶:莲心声音太大,不像沙沙声。希希试了下红枣,发现红枣是闷闷的声音,也不像沙锤的声音。  

经过小伙伴们的反复尝试和倾听辩证,一致推选用大米、小米或红豆做沙锤,还发现小米的沙沙声比较小,即使大家一起猛烈摇晃沙锤也不会觉得吵闹,于是,最佳沙锤制作材料诞生啦——小米。

问题4:什么瓶子都合适吗?    

几个孩子都试了试大的矿泉水瓶,在里面放上几勺大米。盖上盖子晃起来后发现:声音是,也不是密集的沙沙沙声音。衡衡好奇地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多次摇晃后她发现因为瓶子太大了,自己力气小,摇晃的速度稍慢就出现停顿、不流畅的感觉。只见他将矿泉水瓶里的大米倒入养乐多瓶子里,一试更不行了!晃起来几乎没声音。于是,他又将米倒掉一些,反复试了几次,终于觉得声音是好听的了。

(二)编钟组探究

问题1 :用什么制作编钟呢?

曈曈:可以用玻璃瓶啊,玻璃瓶碰到一起声音可好听啦!

孩子们听了他的话,从家中收集各式各样的玻璃瓶,有酱油瓶、玻璃水杯、还有饮料瓶的玻璃瓶。

问题2:玻璃瓶上面有标签,怎么让它变得好看呢?

君君:我们把标签撕掉,用水彩笔给它涂上颜色怎么样呢?

说干就干,孩子们拿起水彩笔涂在瓶身上,可是轻轻一猜就掉了。这可怎么办呢?

师:你们要不要试一试丙烯颜料,这个颜料容易上色并且不容易掉落。但是使用时一定要当心,不能弄到身上哟!

问题3:编钟的声音有高有低,那怎么让玻璃瓶敲起来的声音也有高低呢?

瑄瑄:我带来的玻璃水杯里,我发现有水和没有水敲起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孩子们把所有的玻璃瓶加入水,然后敲一敲。不断的进行尝试,一开始,大家都把玻璃瓶加满了水,发现声音都很闷,水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清脆。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敲击,孩子们按照水的多少,制作出了不同声音音高的编钟呢!

孩子们用丙烯颜料装饰瓶子,在里面注入不同量的水,把瓶子音乐会搬到音乐角区,探索聆听不一样的音色音调......玻璃瓶里的音乐会真是太美妙了!

(三)响板组探究

响板和快板的声音、造型都类似,所以孩子们忙活起来在班级里寻找竹片或木片,但没有找到,他们只能另辟蹊径。他们发现建构区有好多硬卡纸板片,请老师裁出他们想要的形状和大小开始了实验探究。

问题1:怎么没有嗒嗒的声音?    

余余上下打量着响板说:响板上有凸起来的东西,声音发出就靠它了。我们也在纸板中间安个东西吧!

问题2:用什么合适呢?珠子?纽扣?瓶盖?

大家把每种材料都试了一下,发现瓶盖碰在一起的声音最动听。他们怕两个瓶盖贴的布置有偏移,先用笔沿圈划上记号,再拿胶带固定,这样拍起来嗒嗒响,完美!

(四)摇铃组探究

问题1:摇铃用什么制作呢?    

妍妍先给出建议:得可以拿在手上,小手摇一摇、晃一晃能发出声音。   

带着建议和问题,孩子们开始寻找材料。他们在美工区发现了毛根,倒是能转圈让它做手链,但是怎么让它晃起来有好听的声音呢?    

他们再次观察了摇铃,发现摇铃是由金属的铃铛制成的,可是班级里没有金属的铃铛怎么办呢?

玉玉说:可以用小铃铛。那种彩色小小的铃铛晃起来是叮当响的。

问题2:如何把铃铛串在毛根上呢?    

孩子们发现我们新加入到材料里,小铃铛的上面有个小孔刚好可以把毛根穿进去。

呀!不好,铃铛用完啦。玉玉说:曈曈把所有铃铛都串起来了,我没有了。

问题3:铃铛的数量怎么控制呢?  

孩子们尝试了不同的数量的铃铛,他们发现如果铃铛的数量太多的话声音就会非常的杂乱,所以孩子们在每根毛根上加入5-10颗小铃铛。他们发现这样数量的摇铃是最好听的.,就这样一个个摇铃完成了。

(五)吉他组探究

问题1 :用什么制作吉他呢?

楠楠:琴行的吉他是用木头做成的,我们找一个空心的木头呢?

可是班级里没有空心的木头怎么办呢?孩子们看到角落的拆的快递纸盒,我们用这个试试看怎么样!还可以用快递盒里的泡沫也是空心的。

问题2:吉他上的弦是金属的,我们用什么材料替代呢?

乐乐说:女生扎头发的小皮筋可以吗?它有弹性。孩子们找到小皮筋套在纸盒上,轻轻一弹,好听的声音就出来啦!

教师思考: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当乐器不够、部分幼儿需求未满足,这种状态下所进行的动手探究过程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此外,教师并没有因为幼儿年龄小而模糊自己的角色,适时给予侧面引导,对他们的想法和猜测积极回应,将幼儿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激发。

趣时光 尽享暖冬——艺展篇】

(一)搭建舞台:

小小的他们,发挥着大大的创意,利用生活里常见的材料,像玻璃瓶、小皮筋、瓶盖等等,经过一双双稚嫩小手的摆弄,变成了独一无二的乐器。每一件自制乐器,都承载着幼儿探索的热情。幼儿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完成了乐器的制作。

乐器完成了,我们去哪里表演呢?

哲哲:我们需要一个舞台!

舞台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先用班级里的阿基米德积木搭一搭吧!孩子们开始动手啦!

教师思考:

在《有趣的乐器》课程故事中,基于幼儿的兴趣及经验,通过实践探索,开启了幼儿的探秘之旅。在活动中通过问题引领、材料提供、适时引导等协助幼儿更深入地展开探究。幼儿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一次次的实际操作作为探索途径,通过反复试错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获得经验的迁移。  

(二)我是小小讲解员      

STEAM成果展示遇上我们中班有趣的乐器项目,小小讲解员们勇敢的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大胆自信的表达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在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也是在分享小组之间的奇思妙想。这些班级产品不仅是孩子们努力的成果,也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产品,让社会各界更好的了解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共同关注他们的成长。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音乐接触,可由节奏的美,使肉体和精神起共鸣共感……”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喜欢用感官探索世界,喜欢和音乐游戏,表达自己的体验,抒发自己的情感。充分的讨论和实践的操作能够帮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问题,同时让他们相互学习、欣赏,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经验。  

本次STEAM项目活动不仅拓展孩子们对乐器的认知与了解,在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认识乐器,探索乐器,制作乐器。幼儿还在数学的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主动性,充分表现和展示自己。活动中有对学科知识经验的认知,过程中强调了幼儿的团队合作、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后带着幼儿总结经验,积极反思、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接下来小朋友们要设计图谱,学习用各种乐器表演乐曲、期待小朋友们的表演吧!

撰稿:夏礼靖

初审:蒋小娈

复审:陈  

终审:李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