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冬轻启,万物深藏。为充分发挥名师辐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合肥、南京、马鞍山跨区域教学交流,分享各地名师工作室优秀教科研成果,打造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新样态,12月23-24日,庐阳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李蓉携邢媛媛、魏明琴等庐阳思政教师团队一行共赴南京参加合肥一南京—马鞍山三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联合教研交流活动。来自三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齐聚一堂,观摩了此次教研活动。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思政教师魏明琴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进行《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的无生上课展示。她围绕中华民族的文字设计了“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字”“追溯汉字之源”“探寻汉字之变”“欣赏汉字之美”四个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欣赏汉字之美,对我国汉字文化产生热爱。
合肥市南门小学上城国际分校副校长邢媛媛执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版第3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课上,她别出心裁地以“复兴号”引入,创设了乘坐“人民号”去旅行生动有趣的情境,巧妙点明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听‘为人民’的故事”“找‘为人民’的政策”“学‘为人民’的做法”,通过聆听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积极探寻各项惠民政策一系列活动,成功地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识,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伟大情怀。进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让他们懂得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以实际行动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庐阳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兼职教研员、双岗小学副校长李蓉做了主题为《创新教学:让读本鲜活起来》的专题讲座。此讲座结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视域下的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K23093)的育人实践。李蓉从“立体教材解读”“趣味思想启蒙”“深度理论内化”“灵动课堂体验”等角度谈如何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建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指明了更精准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合肥市教科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徐文墙作精彩发言。他希望老师们通过参与本次研讨活动进一步明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度学习在于深入生活经验的意义、挖掘知识内在的价值、体悟活动中的道理智慧、感受角色中的精神统一。展望未来,拓宽合作领域,共绘思政同心圆。
马鞍山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瑜乔对本次活动的展示课进行点评。她表示,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教学展示生动、磨课研讨精彩,有效促进了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与碰撞。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聚焦目标导向、聚焦问题导向、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课堂。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罗嫣才与江宁区工作室主持人方峥嵘分别以《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好课样态追寻》《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为主题进行讲座,深入解读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好课的意义、特征、路径。指出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是在把握“为什么教”“为谁教”的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落地的关键,要从日常点滴切入,让道德与法治知识鲜活起来,不断追寻好课样态,为学生成长筑牢基石。
此次跨市教研活动是三地思政教师在教育事业上的双向奔赴和彼此赋能。既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又为全体教师的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在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的引领下,庐阳思政教师团队将以此活动为契机,吐故纳新,追求精进,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用新理念注入活力,在成长道路上奋进前行。
撰写:邢媛媛
摄影:刘倩倩
初审:李蓉
复审:李国凯
终审:朱晓艳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