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庐阳区历史学科八年级大单元教学研讨活动在合肥寿春中学开展

发布日期:2024-12-20   作者:李国凯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为加快推进庐阳区“五新”落实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水平,结合本学期教研工作安排,庐阳区刘玉迪名师工作室于12月19日上午,在合肥寿春中学开展了庐阳区历史学科八年级大单元教学展示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研讨内容是八上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全区八年级历史教师和部分七、九年级历史教师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

 上午第一节课,汤中慧老师执教《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将教材整合为“同舟共济---国共合作的实现”“两党同心---北伐胜利进军”“分道扬镳---蒋汪叛变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三个部分。汤老师以“革命利益”需要促进国共合作实现为开始,以漫画里的历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纷繁复杂的国民革命史实化繁为简;运用表格、时间轴和地图的形式,培养同学们的时空观念;设置战地记者报道的学生活动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歌曲将学生带入到北伐战争的情境之中;最后通过北伐战争胜利与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突出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国民革命走向胜利做出的重要努力。


第二节课,周淼老师执教《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以音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开篇导入。以“寻路”“开路”“行路”为思路,师生互动,条理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披荆斩棘,与敌人作斗争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诠释了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实事求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绝处逢生,开辟符合国情的“井冈山道路”的革命创新精神;通过“工农武装割据”的建设,“星火燎原”,最终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行路”历程,证明了“井冈山道路”的正确,突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探寻中国革命道路做出的重大贡献。


最后一节课,彭立芬老师执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以猜人物引入长征的话题。第一个环节,以“红军路在何方”为主题,通过表格对比,分析中央红军长征的原因;第二个环节,以“艰苦卓绝长征路” 为主题,设置“我会画”和“红军长征故事会”两个活动,锻炼了同学们动手绘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体会长征精神;第三个环节,以“永恒的红飘带”为主题,通过材料研读、数字长征、老红军回忆的视频,多角度阐释了长征的意义;最后,用新冠疫情事例和驻村干部黄文秀的日记,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创新,在新的长征路上无私奉献的精神!

 研讨课后,刘玉迪名师工作室成员吴乐康老师和合肥市教研员刘守强老师做了精彩点评。吴老师指出大单元教学,就要有“大单元意识”,并就三节研讨课的细节之处做了专业点评,强调运用史料要新,建议整个单元结合安徽中考题中“三大法宝”进行整合设计。市教研员刘老师评课指出,大单元教学设计要从改变备课理念开始,将备具体每课的知识点转变为备单元架构设计;强调“材料”不等于“情境”,材料能培养能力,而情境才能提升素养;要准确、慎用地图,材料使用必须要有出处;对具体史实的讲解要科学、严谨;家国情怀和价值观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不能突然拔高。两位老师的点评,高屋建瓴,与会老师们收益匪浅!

 



研讨活动的最后,庐阳区历史教研员、刘玉迪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刘玉迪老师总结发言。她指出在“五新”的落实过程中一定要认真钻研新课标,以课标为导向确定单元教学的价值立意,在教学实施环节要体现新课堂,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刘老师还要求全区历史老师,要将本次教研活动的启示落到实处,回校后继续研讨,与时俱进,刻苦钻研,让全区历史教学再上新台阶!

图文:潘家金(寿春中学)

初审:刘玉迪

复审:李国凯

终审:朱晓艳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