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就像一朵莲花,
盛开在人们心中,香远益清。
故事是五彩的万花筒,是孩子世界的缩影。
一篇篇富有哲理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思索中成长.....
亲爱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大家好,我叫洪诗淼,我来自合肥市荣城幼儿园美丽景湾分园大二班。我喜欢唱歌、跳舞、画画和看书。很开心能够参加“我是清廉小主播”专栏活动,我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宋濂还书》。
明朝初年,有一个人叫宋濂,小时候他喜欢读书,可家里很穷,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书。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宋濂仍不懈怠。
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了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第二天凌晨,天下起鹅毛大雪那人家以为宋濂不会来了。可宋濂仍准时地把书送了回来,主人很感动,觉得宋濂好学上进,又有信用,就特许他以后都可以来看书,读书。
又有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拜师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大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啊?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
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后来,宋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宋濂还书》的故事告诉我们,诚信、尊重他人、勤奋学习和自律是非常宝贵的品质。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只能向别人借。但他每次借书都会讲好期限,并且按时还书,从不违约。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他的诚信,也表达了他对书籍和借书人的尊重。同时,他通过抄书的方式,加深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锻炼了自己的记忆力和写作能力,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宋濂还书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佳话,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它提醒我们要保持诚信、尊重他人、勤奋学习和自律,这些品质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撰稿:甄 妮
初审:朱丽红
复审:李雅婕
终审:崔 静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