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科学的体能锻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常全面的运动,对速度、弹跳、反应、身体的协调性等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能全面、有效、综合地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孩子的一切活动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为深入贯彻《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更好地践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及他们对篮球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京福分园中三班围绕“篮球”这一主题,展开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初次玩球
幼儿园的操场是孩子们最爱的游戏场,投放了障碍锥、篮球框、平衡木、跨栏等材料,孩子们喜欢运用这些材料自由组合探索各种玩法。一次游戏,孩子们发现在运球过程中篮球很容易碰到我们的障碍锥上,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们展开了集体讨论。
问题一:姜加汶不小心碰到障碍锥的吗?
问题二:弯腰拍球太矮了,所以才会碰到障碍锥吗?
问题三:是不是障碍锥放的太近了
问题四:球是不是没气了。
教师小结:
?在玩篮球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我们班的大部分孩子运球水平比较好,在前期篮球经验的基础上,篮球游戏内容更加丰富、关卡的难度也增加了。在游戏过程中只有小部分孩子可能由于拍球技巧不够熟练,导致在通过障碍锥时无法准确控制球的走向,从而触碰到障碍物。
教师的支持与策略:
1、组织幼儿讨论自己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核心问题,大家一起交流讨论,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2、绘制解决办法,一起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幼儿进行小组讨论绘制解决办法,促进幼儿的共同提升。
尝试解决
经过小朋友们的讨论,收集到了很多的解决办法。对于球为什么会碰到障碍锥的问题,小朋友们一致认为是因为他的拍球姿势不对,手臂的力量没有给到,所以才导致球没有听他的话,碰到了障碍锥上。
瑞瑞;可能是障碍锥放太近了。
欣欣:要是换一种拍球姿势应该就不会拍到了吧。
依依:老师说要稳定的拍球,用力的拍球。
小陈:他的手掌心碰到球了。
针对这些问题,小朋友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我们可以拉大障碍锥的距离。
方法二:拍球要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掌。这样在运球时球就不会跑了。
方法三:我们是不是要多练习单手运球,学会用身体和手保护球,然后保持球的稳定性。
方法四:在运球过程中我们要保持注意力集中,眼睛注视前方和障碍锥,不能分心。
于是我们请班级拍球拍的比较好的小朋友上来给我们示范。
单手拍球
玩法:两脚左右分开,双腿微屈,右手五指分开,掌心稍屈合在球表面,手腕、前臂恰当用力“按压”球,当球从地面反弹起来时,手要自然地随着球向上抬起缓冲,然后再向下拍球(用力力求均匀),将以上动作连贯进行。
教师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解决了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很好的推进了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开始,孩子碰到障碍锥后,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讨论,但并没有真正的去实行下一步,此时老师及时的介入,让游戏能继续的推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S弯运球过程,小远也不断地提出自己的创意想法,他觉得创设一个拍球过障碍物关卡是不是更好玩。
教师的支持与策略:
?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幼儿正确的运球姿势,包括站姿、手臂动作等,让幼儿幼更加直观的参考,包括如何控制球的速度、方向和力度,同时也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大胆创意篮球的玩法,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丰富游戏内容,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帮助幼儿走向更深度的学习。
第二次玩球
随着游戏的深入,孩子们和篮球越来越有默契,这一次小朋友们都能很轻松的过障碍物,成功完成了S弯运球。孩子们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开心的蹦了起来。大家的合作水平、篮球技能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当有收获后,孩子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眼前的现状,他们想要挑战更高的游戏难度。
于是在第二次的篮球游戏中庞熠欣和张安诺搬来一块独木桥,试着在独木桥上拍了几下球,又搬来了梅花桩,他们将梅花桩和独木桥拼在一起,吸引了一些好朋友加入。
搭好一个直行的走道之后,发现独木桥上球弹不起来,辛若欣尝试了将放球在地上拍,然后调整自己的速度和方向,在独木桥上运球。另一边,许志远拿来了跨栏,升级了运球挑战。
教师小结
随着技能水平的提高,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更加主动和专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很多时候需要的是合作性游戏,于是几个幼儿共同创设了篮球游戏关卡,为了长期的能力培养,就需要不断发现新的玩法,让孩子们保持持续的兴趣,于是就让幼儿自主搭建不同的器械组合而增加游戏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教师的支持与策略;
老师的支持在合作计划的过程中,幼儿们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他们提出了创新玩法,此时幼儿的关注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运球过S弯,而是期待更有挑战性的游戏,游戏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在游戏计划的支持下,孩子们的篮球技能逐渐养成,游戏材料出现创造性玩法,通过绘图表征能力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具象化,设计出独一无二的篮球游戏关卡。
教师小结:
绘画是幼儿表达自我、展现创意的重要方式。通过让幼儿描绘他们心目中的篮球游戏关卡,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到他们的想法和创意,感受到他们对篮球游戏的热爱与期待。这不仅有助于我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点,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的支持与策略:
在绘画过程中,我会观察幼儿的创作情况,适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引导他们考虑游戏的趣味性、挑战性和可行性。此外,我还会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通过这种形式的互动,幼儿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篮球的花样玩法
01原地抬腿胯下运球
02双手拍球
03单手转身拍
04头顶转球
教师反思:通过对玩球游戏的各种探索,幼儿不但掌握了玩球技巧,还创造性地发现了更多新的玩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得到发展。同时孩子们的运动技能得到发展,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愉悦快乐的情绪,增强了幼儿之间的团结合作。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跟随孩子的脚步去挖掘他们的兴趣生发点。姚明曾经说“也许某一天,你未必成为一个专业的运动员,但是我相信篮球一定会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非常难忘的童年。至少,这是我们的大梦想!”好的教育就是想启发人的兴趣和理想,我们会与幼儿共同坚持,让篮球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最美的童年。
我与篮球的故事
教师反思:篮球游戏涉及的身体运动形式较多,可以让幼儿在篮球游戏过程中走、跑、跳、投,如此也就能更为全面综合地锻炼幼儿身体素质,推动幼儿形成良好的训练效果,可以保持更高的活力。在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反应能力、促进人体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性等多方面素质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从个人生活向团体生活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集体生活时间的增加,社会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在活动中幼儿参与篮球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懂得彼此配合,相互合作,能够形成较好的意志品质,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在案例中,幼儿通过相互合作,自己选择材料,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请求帮助,通过合作来完成游戏的多样化。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重视幼儿自主游戏过程,教师耐心鼓励幼儿自己面对问题,体验合作解决问题的快乐。针对案例中的情况,幼儿能够自主思考,通过思考发现在篮球活动中自己遇到的问题,并积极想办法来解决篮球没有气,球总是跑的问题,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问题。
撰稿:杜梦婷
初审:丁庆庆
复审:王瑞
终审:丁婕
编辑:乔玉苗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