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们,你们好:
近日随着季节的变换,天气转冷,很多孩子在早晨不愿起床,造成孩子入园迟到现象逐渐增多!
对于孩子迟到,很多家长认为迟到无非就是向老师请假。但是,请家长注意:迟到一次、两次没什么,最怕的是当迟到成为习惯。对于孩子入园迟到这件事,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孩子频繁迟到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值得引起各位家长的重视!
迟到的危害
1. 不利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
幼儿期是规则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作息时间对孩子建立秩序感,培养规则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幼儿时间观念较弱,起居习惯需要大人帮助培养,如果家长放任其迟到,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产生行为拖拉、懒惰、缺乏时间观念等不好的习惯,到了小学阶段就会很难适应纪律的约束。
2. 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家长送孩子晚了,不能按时吃早餐,饭菜凉了或者早餐吃的太仓促容易消化不良,所以尽量按照幼儿园规定时间8:00-8:20入园,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身体的成长,早睡早起,定时定点的三餐,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最好的。
3. 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假设其他小伙伴们正在有序地开展活动,如果这时孩子迟到了,他走进活动室的瞬间,所有孩子的目光就会锁定在他身上,这会让他觉得很尴尬。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利于他自信心的建立。
4、不利于孩子融入教学活动
上幼儿园迟到,会影响老师教学活动的组织,若迟到的孩子正巧这时出现,会直接打断老师和其他没有迟到的大多数孩子正在进行的游戏。
5、影响其他孩子的情绪
早上孩子情绪越是波动,哭闹,越应该早早的来幼儿园,方便老师先行安抚。事实却是,这些哭闹的孩子,总是被迟迟送来。这个时候,可能老师刚安抚好了其他孩子们的情绪,而迟来哭闹的孩子则会影响班里所有孩子的情绪,班级一下子又开始炸锅,让老师的辛苦毁于一旦。
不迟到的好方法
可是,天气越来越冷,就连大人们也都起不来床,何况是我们的孩子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帮孩子们天寒地冻也不迟到的好办法吧!
1.提升孩子的时间观念
良好的时间观念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密不可分的,家长在平时生活中随时都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多和孩子进行一些和时间有关的小游戏或者故事,加深孩子对于时间的认识与理解。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学会珍惜时间。
2.培养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在家庭的睡眠时间调整到合理状态,孩子睡眠充足了,起床也会变得顺利起来。另外,培养良好作息还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哦!
3.提前叫醒,给适当赖床时间
匆匆把还在睡梦中的孩子叫醒,既不利于孩子脑神经的发育,也不利于孩子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幼儿园新一天的生活。早晨请允许孩子有一点点的赖床时间,家长可以把“叫醒服务”提前十分钟,放一些欢快的音乐,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醒来。
4.给准时起床的孩子以奖励
奖励是一种动力,可作为加强孩子自我要求的一种方式。比如答应孩子如果准时起床可以带她吃自己心仪的早餐,甚至父母可模仿幼儿园为孩子发奖励贴纸,比如每准时起床一次奖励一朵小红花,迟到则扣除一朵小红花,累计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兑换之前和孩子约定好的礼品或玩具。
5.提前做好入园的准备工作
很多家长总是感慨早上时间不够用,在把孩子叫醒的同时,还得准备入园时穿的衣服,还有带到幼儿园的学具、衣裤等,一不小心时间就晚了。其实可以提前一晚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及要带去幼儿园的东西准备好,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园长妈妈提到良好的规律的作息,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坚实基石!它不仅塑造健康的体魄,更铸就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每一个清晨的准时醒来,都是对梦想的坚定追求;每一个夜晚的安稳入眠,都是对明天的无限憧憬。
我们坚信,通过家园的紧密合作,孩子们定能在这份规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舞动出最绚烂的童年篇章。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搭建一座通往成功与幸福的桥梁,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坚持书写辉煌。
未来的日子里,愿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成为时间的小主人,用规律作息这把金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拥抱更加宽广的世界。家长们,让我们一同见证,孩子们在规律中茁壮成长,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勇敢前行!
撰稿:杜梦婷
初审:姚璐
复审:王瑞
终审:丁婕
编辑:乔玉苗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