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心:课程研讨促提高 共观共学共成长

——活动中心组织教师参加庐阳区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新课程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4-11-22   作者:汪娜b中心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为了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的新课教学水平,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新课程研讨活动在庐阳实验小学精彩上演。11月21日上午,庐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孙晓云老师和沈静老师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共同参与这场知识与思想的碰撞。

活动当天,阳光洒在庐阳实验小学的校园里,为这座知识的殿堂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早上第一节课,众人的目光聚焦在徐娟老师的课堂上,她带来的课题是《古往今来话编码》。

 

课程伊始,徐老师通过让同学们乔装演绎烽火台传递军情的故事,让大家认识到烽火正是传递信息的一种编码方式。通过这个精彩的开场,徐老师成功地引出了今天的课题,让同学们对编码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着,徐老师引导同学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例如110、119、120 这种数字编码等。随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车牌号、电话号码、门牌号、身份证号等一一被提及。大家意识到这些编码具有唯一性,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课程的难点在于理解车牌中的编码。徐老师以皖 A 车牌 55R86 为例,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同学们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逐渐理解了车牌编码的含义和作用,例如皖A代表安徽省省会合肥

 

课程的尾声,徐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课后拓展任务:调查公路标志牌中有哪些道路编码,并深入思考探索这些标志牌的含义,学习一些必要的交通法规。这个任务不仅能够让同学们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思考能力。

课程结束后,合肥市教科院田钰老师、庐阳区教体局张彬彬老师以及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蔡蕾老师带领在场的几十位听课教师进行了课后研讨。老师们畅所欲言,对徐老师的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认为,徐老师的课程设计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老师们也对课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例如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些编码并赋予不同含义,让学生对编码的认识更加透彻。

此次研讨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也让老师们收获良多。活动中心孙老师表示:信息科技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个信息时代,更应该重视信息科技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地开发信息科技类的新课程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设备器材,让学生们了解信息技术的奥秘,掌握信息处理的技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博阅而观取,厚积而薄发。本次研讨活动为参会教师打开了一扇通往信息科技世界的大门,让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信息科技新课程的课程目标,理清了上课思路,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也助推庐阳教育界信息科技学科同仁共同进步、不断成长。

撰稿:孙晓云

摄影:孙晓云

初审:周艺婷

复审:汪  娜

终审:高  菲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