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各年龄段幼儿要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条件。”
开学后经常能听到孩子们在教室经常这样说……
张祝余:“老师,可以帮帮我嘛?”
高泠冰:“老师,我不会穿衣服。”
朱淑君:“老师,可以帮我穿一下鞋子吗?我不会穿。”
兰艺霏:“老师,这个玩具放在哪里啊?”
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它不仅能促使幼儿更好地自我服务,适应幼儿园这个“小社会”,更能使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得以发展,为幼儿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小班幼儿从家庭进入“小社会”已有两月啦,关于成长的故事也正在悄然发生……
整理我能行
在幼儿园里幼儿看完的图书和玩过的玩具都需要自己放回原处,并整理整齐。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是一个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过程。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班宝贝是怎样整理的吧!
玩具宝宝送回家
听到播放收拾玩具的音乐后,小朋友们自己收拾整理好玩具,并把玩具送回玩具柜。
图书宝宝站站好
听到送图书宝宝回家的口令,小朋友们把图书一个一个放好,并整理整齐。
“衣”技之长
培养幼儿学会穿衣服,有助于孩子自理能力和精细动作的锻炼。老师特意开展集体活动帮助幼儿学习怎样穿衣,在学习穿衣的过程中还带来了好听的顺口溜:
小手拿着小衣服,背面对着小肚子。
小老鼠盖房子,左手拿着小袖子,
左钻钻,右钻钻,
咯吱咯吱上房子。
叠衣口诀
除了学会穿衣服、简单的叠衣服也需要学习。老师巧用儿歌,帮助幼儿掌握各种提升自理能力的小技巧。
“两扇大门关一关,
两只小手抱一抱。
点点头(帽子衣服),
弯弯腰,我的衣服放放好。”
我会穿鞋子
幼儿在学习穿脱鞋子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穿错、穿反、不会穿等问题,这也是幼儿认知与探索的过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认识鞋子容易,但是区分正反和穿好鞋子却存在一定困难,针对孩子们分不清正反、穿不好鞋子的现象,老师教给孩子们一个“秘诀”:
两只鞋子头碰头,打开鞋扣拉鞋舌。
小脚丫抬抬起,把脚放进鞋子里。
蹬一蹬,提一提,
再把鞋扣紧紧系。
家园携手共育幼苗
活动前期,老师们在班级里引导孩子穿衣服,活动后期老师们也采用家园配合的方式,让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在家也要多多尝试和练习。家庭与幼儿园同频同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助力幼儿成为服务自己的自理小能手。
绘本推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推荐理由:
绘本中描绘了孩子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很好的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能够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这样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才能够做的非常的好。教孩子们自己学会飞翔才是我们能给予的最宝贵的财富。
《学会整理》
推荐理由:
孩子在不断的成长,我们应该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当孩子不会自觉整理自己的物品时,我们该怎么办?他们会不会受到伤害,这本绘本会给孩子很大的帮助,让孩子自己主动的整理房间,知道整理房间一点都不难。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会继续观察、等待、培养
相信并期待小小的他们
将会继续带给我们巨大的惊喜!
撰稿:编辑:戴美琪
初审:沈娟 程丽
复审:李敏敏
终审:蔡葵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