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推进我区初中信息科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切实提升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师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信息科技教育的“五新”研究,2024年10月12日上午,会议在庐阳区教育体育局的精心组织下,在合肥市蔡蕾教育名师工作室和合肥市宋蓓蓓数字素养工作室的联合支持下,在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橡树湾校区成功召开了庐阳区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备课会议。此次会议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与规划,为我区信息科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一、集体备课展示与交流
1、七年级:《网络协议分层设计》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森林城校区的张皖岚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七年级的集体备课内容——《网络协议分层设计》说课。课程一开始,张老师通过游戏导入,让学生们两人一组,分别通过动作和语言传递信息。通过对比两种传递方式的效果,张老师引导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直观感受到协议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
随后,张老师通过“国庆节来临,老师收到来自朋友寄来的祝福”这一情境,引出线下快递传输的话题。她展示了物流信息,让学生们分析物流路线,并得知快递已准确送达。接着,张老师播放了一段视频,帮助学生们理解快递传输的具体流程。课程的重头戏在于新知探究环节。张老师将包裹类比为数据,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是如何在网络中准确传输的。她根据快递传输的四层结构,设计了四个活动来逐层类比,每个活动都充满了趣味性,学生们在参与中逐渐理解了各层的功能和作用。
张老师强调,网络协议分层这个知识点本身既复杂又枯燥,但通过分层讲解再组合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还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分层思想的美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们掌握了网络协议分层的知识,还发展了他们的计算思维,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分层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参会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张老师的讲解,他们对网络协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八年级:《环境数据要感知》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橡树湾校区的宋蓓蓓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八年级的集体备课内容——《环境数据要感知》。宋老师首先提出了当前信息科技教学中存在的四大困惑,并通过展示这堂创新课程,为在座的教师们答疑解惑。在这堂课程中,宋老师设计了四个富有实践性和探索性的项目,旨在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紧密结合。在理论课上,宋老师充分利用畅言智慧课堂的优势,通过屏幕推送、讨论、选择、投票等功能,与学生们进行了实时互动,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而生动。
而到了实验课环节,学生们则在机房里通过讯飞平台,与宋老师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互动。师生同屏、学生上屏、单选填空连线、讨论词云等功能,不仅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还激发了他们探索新知的热情和兴趣。此外,宋老师还利用VJC仿真软件、程序编写、环境搭建等手段,带领学生们深入探索了环境数据感知的奥秘。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宋蓓蓓老师的教学风采和创新精神,也为庐阳区信息科技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们期待更多的教师能够像宋老师一样,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体验。
二、本学期集体备课安排与教学内容研讨
在集体备课展示之后,庐阳区信息科技学科兼职教研员、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的蔡蕾老师对本学期集体备课的安排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蔡老师指出,虽然教师们在教学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理解难度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蔡老师提出了多项措施。她强调,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同时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更易接受。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蔡蕾老师倡导以项目为统领,以大概念为线索,以问题为导向,以真实情境为依托的教学理念。她鼓励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探索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蔡蕾老师还特别强调了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她认为,通过仿真软件的使用和仿真程序的制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计划加强区域内集体备课,推广仿真软件的使用,并鼓励教师们积极制作仿真程序。
后续教研计划,庐阳区将继续深化集体备课活动,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为提升初中信息科技整体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撰稿:肖 蕾
图片:肖 蕾
初审:蔡 蕾
复审:李国凯
终审:朱晓艳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