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一个需要幼儿、教师以及家长三方紧密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过渡,更是心理、习惯和能力等多方面的衔接。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幼小衔接才能顺利进行,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开学前,小二班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班级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发展情况,促进家园共育,特创建一份针对幼儿入园前的简历班级相册,旨在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饮食、午睡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教师在班级群内积极倡议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习惯,并请家长拍照打卡“我会自己做”上传到群相册,完成“我会自己做”表格。
看到孩子们能够自己穿衣、穿鞋、整理衣服,真是让人感到非常惊喜和欣慰!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更体现了他们成长中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孩子们能够掌握这些生活自理技能,离不开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一起为这些能干的小朋友们鼓掌加油吧!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成长,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小锦囊
1.家长在家中要以身作则,可以陪同孩子养成收拾物品的好习惯,并鼓励孩子努力将一件事坚持到底地完成。
2.不过多包办,给幼儿自我照顾的机会。
3.多用正面的语言教育孩子,多鼓励和肯定孩子,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
4.建议给幼儿提供帮助家人做事情的机会,让孩子承担部分力所能及的事情。
5.家庭成员间应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鼓励孩子直接表达意愿,多给孩子提供自我解决问题的空间。
绘本推荐:
推荐理由:
绘本主要讲述了一只小狗欢欢从一开始总依赖妈妈给他穿衣服到后面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的故事,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也是可以做好它的。
我们按照书里面这样一步一步的动作来告诉孩子,慢慢地他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做了一件这么了不起的事情。
推荐理由: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过程——强烈的动手欲望和能力之间的落差。也许会弄的一团糟,但是我们还是要鼓励他,不要以大人的标准衡量孩子,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让孩子在感受和体会中度过独立能力敏感期,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而不是过度的呵护、包办代替或否定抑制,会让孩子丧失成长的机会。.
文字:常 娟
初审 :胡雨朦 程丽
复审 : 邓亚男
终审:蔡 葵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