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教”学路漫漫 “研”途皆风景

发布日期:2024-05-22   作者:通讯员C育新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2024年三月下旬,在校长室的指导下,合肥市育新小学语文组两位老师赴杭州深度参与“‘千课万人’小学低段语文‘创设真情境,落实好任务’新课堂观摩会”。为推进全体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深度理解,深化课堂改革,进一步探索低段语文教学,语文组于521日下午在录播室以杭州学习汇报分享为主题开展了研讨活动,语文组全体老师参与。


首先,由高玲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高老师通过和孩子们一起拍手读《春节童谣》,让孩子们感受春节欢乐的气氛,自然而然地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中国娃,过中国节,学中国字。随后在“认识传统节日、了解节日时间(到日历中圈画)、了解传统节日习俗”三个任务的驱动下,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高老师适时引导,及时评价。在“了解传统节日习俗”这一环节时,高老师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投票环节,让学生评选出最喜欢的节日和最不了解的节日,随后就这两个节日展开详细讲解,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整节课,高老师采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复现、构字规律等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教学,落实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基本要点。

紧接着由何楠楠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第24课《羿射九日》。何老师以“神”字入手,通过组词引出“神话”,然后交流读过的神话了解其特点——神奇,顺利导入课题。在板书课题时,何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并通过绘画帮助孩子理解“射”字的含义。之后何老师通过质疑激趣,通过评价将问题重点聚焦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上,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在教学过程中,何老师紧扣文本,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大树、太阳、两轮车的神奇之处。接着适时引导孩子对“十个太阳在家庭会议会说些什么呢”展开具体想象,既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也为下面的讲故事做铺垫。整节课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教师教态自然稳重,语言准确清楚,学生思维敏捷,听课教师也沉浸其中。

随后,何楠楠老师就杭州学习之旅和大家做了一个学习分享。她首先介绍了第一学段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本样式,包括思维样式、设计样式、执行样式,强调第一学段以“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为主,典型的内容是识字课文、第一学段阅读课文、“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初步发现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为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何老师强调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情境创设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大情境、真实情境、语文情境。大情境、大背景、大任务,能创设宽泛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真实的情境赋予学生真实的角色感,便于其真实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语文情境是将语文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相结合,促使学生完善语文知识网络,不断提升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何老师将理论结合具体课例,化抽象为具体,教师们从中获益匪浅。


接下来,各备课组就两位老师执教的课程进行探讨和交流,并由教师代表发言分享。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备课用心,构思巧妙,用“语文学习任务群”统摄语文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两节课在情境任务驱动下充满童真童趣,值得所有语文老师学习。

最后,语文教研组长余勇老师布置了近期的工作:一是关于语文学科期末评价的命题研究,二是开展青蓝工程汇报课。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相信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我们深研促优,用心用情托举孩子们美好的明天!

 

 

撰稿/图片:丁敏   复审:余勇   终审:邓翠银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