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当点心水果是小番茄的时候,总能看到几个小朋友对着小番茄陷入沉思。
这天,水果番茄餐又来了,总是“沉思”的几个小朋友对番茄展开了小小的讨论。
宸宸:我不喜欢吃小番茄。
沫沫:我也不喜欢,太酸了。
拓拓:我喜欢吃小番茄,老师说它很有营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番茄是幼儿熟悉的水果之一,而且品种繁多,不同的品种有不一样的形状、味道、色彩等,观察到班级幼儿对番茄喜爱度不高,于是《快乐“番”倍》课程故事由此诞生。
探寻篇
通过观察和提问,幼儿对番茄的外形有了具体的认知,在认识了番茄的外部特征后,他们迫切地想要探索番茄的内部结构,于是我们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去生活中寻找番茄的“踪迹”,了解番茄的外观、品种、番茄味的食物等。
绘本来助力
芳芳老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它并不仅仅只是番茄哦。
轩轩:那是什么?
芳芳老师:让我的好朋友劳拉来告诉你们吧。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是一个充满幽默和想象力的故事。故事中,我们遇到了挑食的劳拉,她绝对不愿意吃番茄。查理哥哥为了哄劳拉吃饭,创造了许多有趣的解释:胡萝卜是从木星上来的橘树枝,豌豆是绿色王国的绿色小圆球……通过他丰富的想象力,劳拉逐渐开始尝试吃一些蔬菜。
绘本以幽默的方式向孩子们传达了蔬菜的重要性和尝试新食物的乐趣。它鼓励孩子们开放心态,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并享受尝试新食物带来的惊喜。
番茄的沉与浮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3-4岁幼儿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实验前,幼儿大胆猜想,并进行了投票。大部分幼儿都认为番茄在水里会沉下去,因为它很大、很重。
经过我们的实验发现,在水中加了盐,番茄就会神奇浮上来了!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清水大,所以番茄就能够在盐水里面浮起来了。
番茄拓印画
了解了番茄的种类、颜色、形状等基本特征后,幼儿利用棉签和海绵刷,创造了独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番茄。看着一幅幅番茄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力,栩栩如生,造型千姿百态。
送番茄宝宝回家
平衡木可以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攀登能力,让幼儿尝试和探索从高处往下跳的技能,提高灵敏性、协调性。伴随着哨声,乐乐四班的宝贝们开始了一场欢快精彩的运输番茄比赛。
瞧!比赛开始了,他们兴奋地往前冲,虽然番茄会时不时掉出来,但他们仍不气馁,逐渐掌握了保持平衡的技巧,能够在平衡木上稳定行走,在同伴的呐喊声中完成了比赛。
舌尖上的美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教学要生活化,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体验发现的乐趣”。合肥市和月融汇幼儿园一直坚持开展食育活动,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家长配合、幼儿积极参与中,幼儿能全方位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
番茄虽然酸酸的,但不一样的做法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美味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食育课程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幼儿对食物的烹饪兴趣,更懂得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道理。通过亲手动手制作美食,幼儿不仅感受到了美食的魅力和乐趣,还学会了合作、沟通和团队合作。
种植番茄
对于番茄的认识,大多数幼儿都只是停留在它的外形特征和品尝味道等方面。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的种植区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是幼儿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窗口,蕴含着无限的教育契机。
为了让幼儿对番茄有更深刻的认识,本学期我们也选择种植番茄作为我们班的自然探秘之旅。
课程源于生活,通过一系列的探索体验活动,幼儿有了很大的收获。此次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以多种有趣的方式了解番茄的生长和营养价值,感受番茄的艺术美,从而改变对番茄印象,愿意尝试品尝番茄。
随着番茄课程的开展,在种植、养护、观察、记录中孩子们体验了番茄的生长过程,亲近了大自然,见证了植物生长的点滴。孩子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运用多种感官(视觉、触觉、味觉)刺激体验了探究过程。孩子们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关于番茄的知识经验,揭开了番茄的秘密,还学会了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发展了初步探究能力。
虽然快乐“番”倍的课程结束了,但是我们作为“番茄守护者”的责任却一直在身上......
撰稿:王芳芳
初审:曹宇
复审:赵晓艳
终审:杨开君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