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缘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初步形成对周围人和事物的正确态度。在业务负责董欣颢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共学了期刊《儿童与健康》--《以绘本为载体拓展幼儿的科学核心经验》一文,进行“悦+阅读”的专题教研,在激发幼儿对绘本学习的兴趣同时,让科学绘本成为提高幼儿探索欲望和探索能力的重要载体。
概念界定
科学核心经验是指科学探究的态度、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及丰富的科学知识,还有对科学工具的使用、掌握简单的科学技术等,而丰富的科学核心经验将为幼儿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绘本故事既有文字解释,又配合丰富的画面,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本期研讨内容
绘本教学是一种情境教学——将幼儿带入相应的科学情境中汲取更多的科学知识,获取相关的科学经验,从而提高科学素养。教师紧紧围绕“如何将绘本故事应用于科学探索”的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讨。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面对千变万化的科学世界,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激发。在科学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兴趣尤为重要。
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科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故事情节的导入,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幼儿的探索能力。
探索与反思
科学教育活动中,以绘本为载体可以用更直观、有趣的方式说明科学原理、展示科学知识,自然传递科学精神,契合新的幼儿教育理念。
如在《影子和我》绘本阅读中,教师充分挖掘绘本中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元素——影子现象,带领幼儿到光线条件好的室外感受影子。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开展《三只小猪》光影剧,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感受影子带来的神奇体验。平时也可以带领幼儿玩镜面模仿、影子手指游戏,让幼儿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
家园同频
1.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适合阅读的科学绘本。
3-4岁的幼儿阅读画面生动、有趣,故事情节简单的绘本,比如《爱吃水果的牛》,在有趣的故事中蕴含科学知识,适用于小班幼儿。
4-5岁左右的幼儿进入中班,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有了自我了解的意识,可以选择科学绘本引导幼儿深入了解自己,如《我们身体里的“洞”》、《小威向前冲》等。
5-6岁的幼儿进入大班,科学绘本在故事情节与画面上可以进一步丰富起来,系列的科学绘本比较适用,如《小牛顿系列》。
2.提倡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亲子活动。
如依据科学绘本《水从哪里来》制定“水的三态循环”的活动主题,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
3.引导孩子观察细节和事实。
在跟幼儿阅读科学绘本时,可以先引导幼儿去思考之前遇到过、感受过的东西,联结现实生活经历进行切入。
4.学会提出正确的问题。
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就要引发幼儿多去思考。可以问幼儿书里面讲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
5.鼓励孩子动手验证。
科学知识仅仅停留在绘本上,可能会失去它最大的意义:在实践中探索真理。所以在生活中,家长带着孩子去做一些科学实验非常有必要。
绘本教学法是让孩子获取新知的一种有效手段。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创设不同的途径使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中获得科学核心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我们将将以绘本为载体,以阅读为纽带,和幼儿一起走进科学世界,感受科学的无限魅力。
文字:张秀梅 管梦蝶
撰稿:席佳雯
图片:巩宏宇
初审:董欣颢
复审:李蒙
终审:胡宝云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