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小允:今天的早餐是鸡蛋,我最爱吃鸡蛋了
子涵:我爱吃蛋白,不爱吃蛋黄。
晓岚:我都喜欢吃,妈妈说鸡蛋有蛋白质
晨晨:我吃过鹌鹑蛋、咸鸭蛋
孩子们的讨论滔滔不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的能力,教师要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的一切教育契机,并对此开展教育活动。”蛋类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它在成人眼里普普通通,但在孩子眼中奇奇怪怪,因此,孩子们“蛋蛋”的探秘之旅就此开始了……
初识“蛋”
蛋宝宝大调查
鸡蛋长什么样子呢?哪些动物会生蛋呢?带着对鸡蛋的疑惑,小朋友与爸爸妈妈们一同进行了一次蛋宝宝大调查,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蛋”的奥秘。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鸡妈妈、鸭妈妈、鹅妈妈、鹌鹑妈妈…都会生蛋,鹅妈妈生的蛋最大,鹌鹑妈妈生的蛋最小。鸡蛋是由卵壳、卵白、卵黄、胚盘、气室等复杂的构造。
探索“蛋”
1.生鸡蛋vs熟鸡蛋
小朋友每天都少不了吃鸡蛋。怎么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呢?”“打碎了就知道了”孩子们几乎都这么说。如果不打碎鸡蛋,要怎么分辨出生和熟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展开了探秘活动。
幼儿发现:原来生鸡蛋摇一摇会动,熟鸡蛋不会动;生鸡蛋闻起来有股腥味,熟鸡蛋没有味;生鸡蛋转起来很慢,熟鸡蛋转的很快……
2.鸡蛋的沉与浮
随着对于鸡蛋越来越了解,孩子们对鸡蛋的观察越来越深入,鸡蛋放水里是会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去探索答案吧!
幼儿发现:在装鸡蛋的杯子里加入很多的盐,鸡蛋就会从水里浮上来。
孩子们对于鸡蛋的沉浮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孩子们暂时还不能对实验原理完全理解,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幼儿对神奇的科学现象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生活中还有很多神奇现象,等着你们慢慢探索哦!
艺术“蛋”
1.“蛋”进区角
随着孩子们对蛋的兴趣日益浓厚,老师们在每周的区角时间里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与蛋相关的活动。瞧,孩子们绘画了五颜六色的彩蛋,用色彩和图案展现他们对蛋的独特理解;还有可爱的荷包蛋,看起来栩栩如生,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一口;还有可爱的“小鸡破壳”、小鸡宝宝头饰、粘土小鸡、不倒翁鸡宝宝等。
2.亲子蛋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生活中,鸡蛋托也是一个承托鸡蛋必不可少的物品。瞧,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用各色的水粉颜料给我们灰溜溜的鸡蛋托涂上了美丽的颜色,在剪剪、涂涂、画画、贴贴中,让它变成一个个有生命的灵动“小生物”,让平凡的鸡蛋托有了新的生命。
玩趣“蛋”
蛋可以吃,可以进行手工创作,还可以怎么玩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与蛋的进一步互动开始了,看看我们的孩子是怎么与蛋玩游戏的吧!
1.护蛋小勇士
鸡蛋是鸡妈妈的宝贝,一旦被偷,那么鸡妈妈一定会非常伤心,小三班部分宝贝化身为保护鸡蛋的“鸡妈妈”,部分宝贝化身为偷鸡蛋的“狐狸”,快来看看我们的鸡妈妈是如何保护鸡蛋不让“狐狸”偷走的呢?
2.送鸡蛋回家
在一段艰难险阻的路上,鸡蛋宝宝掉落的到处都是,小三班的宝贝们不怕困难,跨过石头跳过水坑,克服种种困难后顺利将鸡蛋捡起并护送到鸡窝。给小三班宝贝们点赞!
美味“蛋”
蛋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胆固醇和其他微营养素,是人体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蛋可以做成哪些美味的食物呢?瞧,宝贝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作有关于鸡蛋的美食,有:茶叶蛋、鸡蛋饼、蒸鸡蛋、鸡蛋面…快来品尝一下吧!
课程感悟
鸡蛋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几乎每天都能吃到、看到,但是并没有真正全面、深入的去了解过,走进它,孩子们对鸡蛋的知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学习,我们以“蛋”展开话题,并从初识蛋、探索蛋、艺术蛋、玩趣蛋、美味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不难看出,无论从孩子们的对话中还是操作中,鸡蛋都是很受孩子们欢迎的,并且在从调查开始到探索、观察、讨论,给鸡蛋做了一个全面的体检,丰富了孩子们对鸡蛋的认识和了解,孩子们对鸡蛋的学习也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成长起来的,收获很多,受益更多。
在孩子的眼里,“蛋”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操作感知,知道了蛋的许多秘密。精彩的蛋蛋之旅未完待续,让我们一起期待......
文字:吴晨曦
图片:吴晨曦、林晓洁、家长
编辑: 张雨欣
初审:徐莹莹
复审:张庆云
终审: 余冬梅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