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学前教育集团和月融汇园:千“编”万化 多“织”多彩

发布日期:2023-12-12   作者:庐阳学前教育集团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下午小朋友吃完点心,开始到功能室活动——木工坊,小朋友们开心地来到木工坊借助机器把木板切割成小鱼的形状,一部分小朋友被编织区的毛线所吸引,看到墙上挂的毛线和编织的成品忍不住去摸。

希诚:这个毛线好漂亮了,摸起来软软的。

芊雯:我的毛衣就是用毛线编织的。

林溪:我见过编织的帽子。

昀朵:我的手链就是用绳子编织的。

小朋友们的谈话引起了教师的注意,看到他们对编织兴趣十足,教师决定带大家深入了解编织活动。

编织知多少

活动开展前,先了解小朋友对编织的已有经验,进而开展了初探编织大讨论:什么是编织?

张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编织?

梦媛:编织就是用线绕来绕去。

思羽:我们身上穿的毛衣就是编织的,还有花纹。

芊洛:编织就是手不停地一动一动编织东西。

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讨论,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朋友对编织了解的并不多,为了让小朋友更多的了解编织,我们将编织融入班本课程一日生活之中,让小朋友直接感知、实际操作获得对编织更多的认知。

课程设置


寻找编织

根据小朋友们前期对编织的讨论,我们开始了一场“寻找周围编织物”的活动,小朋友们在幼儿园的各个楼层、走廊、活动室尽情的观察、寻找、探索和发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收获吧!

“老师,你快来,我发现了...”

 

 

 

 

 


家里的编织物

通过在幼儿园里的探索,小朋友对于编织的了解更进一步,那在我们的家里会有什么新发现呢?让我们一起跟随小朋友们的视角去发现吧!

 

 

 

 

 


经过一番寻找后,小朋友发现了身边藏着许多的编织物。原来身边的编织作品是通过不同形式映入在小朋友眼中,有的是孩子们自己发现,有的是爸爸妈妈一起协助发现,因此小朋友了解到编织的用途其编织无处不在。

探索编织材料

为了满足小朋友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组织孩子阅读了关于编织的绘本《织毛线的猫》,使小朋友们对编织工具、材料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对编织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语言:《织毛线的猫》

编织材料

小值日生从编织坊找来各种线带到班级,一起触摸感受这些线有什么不同。通过集体活动小朋友了解了各种毛线的名称,又通过分组直接感知了解毛线的材质,对编织材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编织工具

认识编织材料后,大家进行生活活动,这时沐安说:“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线,没有工具我们也编不出来啊。”

张老师:“对呀,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你们知道的编织工具有哪些呢?

针对此问题我们首先听取孩子们的想法,让小朋友们把知道的编织材料找出来,然后一起寻找适合编织的工具。

 

编织初体验

小朋友们通过前期对各种编织物的接触,对编织的工具和材料都已熟悉,创作热情从而被推向高潮,于是决定自己看曼达拉步骤图动手来尝试编一编。

 


遇到的问题

在初次尝试中,小朋友的操作兴趣浓厚。对于他们来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挑战,在挑战的过程中,小朋友遇到了各种问题。我们来听听小朋友在编织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晨羽:我编的中间怎么出现了空隙?

乐微:你们看,好多线都绕在一起了。

欣瑶:我不会打结怎么办?

解决方法

一个个小问题接踵而来,于是我们展开了一场集体讨论,首先邀请小朋友先把自己的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交流。

凯琪:中间出现了空隙是因为本来绕下面,你绕上面了,所以中间出现空隙。

 


乐恩:“上次吴昀朵带来了纸芯桶,可以把毛线绕在那个上面就好了。”

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出一个好办法:“用废旧的卫生纸筒将毛线缠起来毛线就不会乱啦!”这是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找到的解决方法,非常棒!

 


针对这个普遍存在问题,教师展开了编结的方法教学,引导幼儿共同练习编结的技巧:编结首先要将线一上一下的交叉,形成一个圈,再把主线的线头从圈里穿过后再拉紧,这样才结实。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加直观的学习打结技能,教师示范给小朋友看,并手把手带小朋友一起练习:绕一绕,拉一拉,单结就打好啦!

经过小朋友们一次又一次的操作尝试中,遇到的问题都进行了有效的解决,学会了编织绕线的初步方法,对编织的兴趣更加强烈!操作过程中小朋友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小手越来越灵活,动作也越来越协调。

“织”多彩

编织过程中小朋友掌握了技巧,后面编织比较容易,在一次又一次的操作过程中,小朋友们了解了各种不同的编织方法,从开始简单的平面折叠穿插编织,到立体的交叉编织,一件件编织作品呈现在眼前。

 


在曼达拉编织的基础上小朋友们有了经验,现在将原有的两根木棍增添至了三根木棍或者四根,将木棍头拼接在一起形成了三角骨架后,再进行编织。小朋友们认真、有条理的编织手中的物品,编织的颜色也从单一的毛线,换成多种毛线,编织出了一条条独特的小鱼。

小朋友已经掌握编织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想创造新的玩法,但是前面曼达拉和小鱼编织使用的材料是木棒,比较好固定,编织起来也很容易。这次小朋友使用软材料——纸杯和毛线组合。先把纸杯从杯口剪到纸杯底部,剪6次就像花瓣的形状,然后把一根根的线织成一个圈,利用纸杯学习螺旋缠绕编织的基本方法,编织花篮,经过小朋友灵活的小手一上一下的编织,小小的花篮就完成了。

小朋友们一次次挑战自己,不断的在操作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进而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编织规律。小朋友们在编织的过程中,小手一直在运动,手指在穿、绕、拆、拉、编、织等各种精细动作中得到了发展。

编玩编乐

小朋友们在编织活动的熏陶下,将编织融入了一日生活中,爱上编织,小朋友们找到了关于编织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我设计的编织》

小朋友编织的作品五彩斑斓,他们自己设计编织图纸制作新的编织物,大家一起看看小朋友们设计的编织图纸吧。

 

 


健康:《揪尾巴》

瞧,小朋友将自己编的麻花辫投入户外活动,玩起了抓尾巴的游戏。

 

 

在游戏中,小朋友们的幸福和满足显而易见,教师也被这群充满好奇心,爱探索的小朋友感动着。小朋友们在动手玩中了解编织,学会编织,同时也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通过千“编”万化 多“织”多彩园本课程的开展,教师在小朋友们心中播下一颗“巧”的种子,惊讶于小朋友们的表现,也感动于他们的成长。小朋友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不断挑战自己,相互合作。在游戏化、生活化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用兴趣引领,用爱心浇灌,小朋友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一起见证课程故事从无到有,落地生花。

 

图片:张军霞 王思佳

撰稿:张军霞

初审:赵晓艳 曹宇

复审:杨开君

终审:胡宝云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