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学前教育集团蓝光融熠幼儿园基于儿童视角 聚焦一周课程

发布日期:2023-12-06   作者:庐阳学前教育集团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幼儿的一日生活皆课程,一句对话,一块石头、一个游戏,甚至一片树叶,都可能成为幼儿津津乐道的话题。合肥市蓝光融熠幼儿园开展了以“基于儿童视角 聚焦一周课程”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

理论的拓展

在第一次教研活动中合肥市蓝光融熠幼儿园业务负责刘伟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从课程的预设、课程的开展、教师的支持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为接下来的一周课程创设指明了方向。

思维的碰撞

一周课程的形式多样,内容也是丰富的,那么该如何确定主题呢?教师之间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李一凡:我觉得一周的课程要从本班幼儿的兴趣出发,来确定主题。

刘慧:是的,教师是支持者和引导者,幼儿才是课程的主体,所以我们要基于幼儿的视角来出发。

刘慧:我们小二班最近就对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植物角是我们班幼儿最喜欢的去的地方,因此,这次的一周课程我将围绕种植来展开。

李一凡:我们中二班对各种各样的树叶充满了好奇,经常会从捡地上掉落的树叶。因此,我将围绕树叶这一主题开展一周课程的设置。

最终明确各班级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基于幼儿的视角,来进行一周的课程设置。

课程的展开

小一班教师李雨晴分享的是课程是《能干的小手》,课程起源是结合小班最近的主题内容,发现幼儿对小手的兴趣点很是浓厚,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小问号。收集了幼儿的看法和问题后,教师提炼出以下几个方面:怎样正确洗手;为什么手指不一样长;手指可以做很多事情;病从口入,小手要保持卫生;洗手太麻烦了,并针对问题和想法精心预设了以《我的小手真能干》为主题的一周课程。

小二班教师刘慧分享的是课程是《你好,土豆》课程起源是在植物区观察水培的植物时,幼儿对土豆的很感兴趣。“我昨天就吃了土豆丝”“薯条就是用土豆做的”,幼儿经过了一番议论,一场土豆的奇妙之旅展开了。根据幼儿对土豆好奇心,从认识土豆开展了五大领域的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兴趣不同展开了区域游戏活动。

小三班教师刘燕分享的课程是《“颜”究所》课程起源是在日常生活中班级的幼儿很喜欢五彩斑斓的色彩。在缤纷的色彩世界中,充满了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经常在涂涂画画中变现出来。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他们对鲜艳的颜色非常敏感,而颜色的变化会使幼儿兴奋、惊奇,并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针对这一特点,从“玩”入手,带领幼儿观察身边大自然的颜色,启发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

中一班的瞿文玲老师分享的课程是《嘿!鸡蛋》课程起源是一天下午,幼儿吃鸡蛋的时候,听见两个小朋友讨论着。晨晨说:“我喜欢吃蛋黄,蛋黄吃起来香香的”。恒恒摇了摇头说:“我不喜欢吃蛋黄,会噎着我"。鸡蛋里富含丰富的营养,而且圆圆的鸡蛋里面蕴含了许多秘密呢。幼儿听了都很好奇,纷纷想一探究竟。于是,源于幼儿的兴趣,生成了这次的一周课程《嘿!鸡蛋》

中二班的王青玲老师分享的课程是《叶子的秘密》课程起源有一次户外活动时,一阵风突然刮过,树上的许多叶子飘落了下来,幼儿兴奋地喊道:“哇,下树叶雨了,快来看呀!”艺潇看到地上落满了树叶不禁好奇地说着:“叶子为什么会落下来呢?”悦悦也在一旁说道:“是呀,我上次看到下雨了之后地上也全是叶子,而且有红色、黄色呢!”于是,源于幼儿的兴趣,生成了这次的一周课程《叶子的秘密》。

一周课程虽朴实无华却蕴藏着教育的温度与深度。基于幼儿的视角及经验去创设一周课程,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有效支持,课程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课程的价值也由此显现。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此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相信在以后的一周课程活动在设计、组织实施等方面,一定会越做越好,实现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更好地去支持幼儿的健康发展。

撰稿及图片:瞿文玲

初审:张宇 刘伟

复审:张媛媛

终审:胡宝云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