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大自然也悄悄发生着变化
她的魔力就在于
有新鲜有趣的事物
等着孩子们去发现、去探究
当秋天遇上南瓜
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遇
随着秋天的氛围愈发饱满,孩子们在寻秋的过程当中,除去大树、花草的变化,秋天的果实累累最值得一探究竟了。一天下午,午点南瓜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
“老师,南瓜是不是秋天的果实呀?”
“我在家也吃过这种绿色的南瓜。”
“我在我老家还见过很大的南瓜……”
在孩子们此起彼伏的讨论中,教育契机悄然浮现。为顺应孩子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小一班以秋季的果实——南瓜为媒介,让幼儿和大自然建立起联系,从而开展本次课程故事活动——南瓜记,让幼儿能够接近大自然,体悟生活的美好。
探
带着这份好奇,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市场挑选南瓜。每个孩子挑选了一个最喜欢的南瓜带到班级,各种各样的南瓜放在一起就像是南瓜兄弟姐妹在聚会。
孩子们手持南瓜,有的顶在头上;有的跟同伴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玩;有的说“好重呀,我抱不动”,引来大家的关注。
老师:“谁愿意来跟大家说一说你带来的南瓜?”
江江:“我的南瓜是椭圆形的、扁扁的。”
远远:“我的南瓜是黄色的。”
屁桃:“我的南瓜长长弯弯的,很重。”
溪溪:“摸起来凉凉的,有点冰。”
在摸一摸、举一举、比一比、看一看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南瓜的形状、大小、颜色不一样,摸起来滑滑的、有凹凸不平的、有小疙瘩的,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南瓜的多种特性,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教师思考:
秋天瓜果飘香,南瓜的形状多样,色彩鲜艳,南瓜又来自于生活中,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只有将幼儿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活动中,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品
面对这么多不同的南瓜,是不是所有的南瓜肚子里都长得一样呢?里面会有些什么呢?有什么味道呢?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南瓜的结构,采用了实际操作法来解决孩子们的问题。通过投票选择了最想切开的南瓜,洗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切开了。孩子们在期待中看到了南瓜切开后的样子,他们近距离看清了南瓜肉、南瓜籽、还有瓤。
“老师,好黏!”
“有点腥!”
“哇,老师,里面有白白的籽。”
“有点甜……”
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直观的感受。“南瓜籽是用来做什么的?”“它是种子,可以种出南瓜。”被切开后的南瓜该怎么办呢?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不浪费食物的习惯,与孩子们讨论后决定跟之前在幼儿园吃的南瓜一样,蒸出来吃,于是下午的美味再次给孩子们的味蕾带来清香甜口的体验。
秀
满架南瓜添金色,巧手捏团香犹忆。巧手下的南瓜是对秋天丰收的喜悦,在老师的组织下,孩子们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创意秀南瓜。
“南瓜像西瓜一样圆圆的。”
“我的南瓜是绿色的!”
“我要把我的南瓜送给妈妈吃!”
“老师,我的是长长的南瓜……”
孩子们的投入,彰显着一份专属自信。美工活动中不仅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南瓜的结构,还通过捏、团、压、印等动作促进了幼儿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发展。
教师思考: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学习内容应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南瓜再平常不过了,坦白地讲,它并不是非常的高端,但其朴实的品相、广泛的用途,使得它在寻常百姓家极其常见,进一步认识南瓜有着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热情洋溢,充满好奇,能积极探索、大胆交流,愿意分享丰收的喜悦和游戏的快乐。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出发,将立足点放在一个小小的南瓜上。让孩子们在认认、说说、感知、玩玩中,发现了南瓜里蕴藏着各种各样的秘密,每次活动都能有不同的发现,这应该也就是本次班本课程的价值所在。
在班级的南瓜微课程里,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孩子们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和同伴一起探索、思考,收获了更棒的自己。
和南瓜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孩子们和他们精心保存的南瓜籽,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来年春天,一起期待吧!
(撰稿:阳小芳 初审:蒋小娈 复审:陈岚 终审:李峥)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