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庐阳区初中道德与法治第十一届课堂教学评比于9月—10月在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长丰路校区成功举办。
本次比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于9月26日以“无生上课+答辩”的方式进行,来自庐阳区各校的27位优秀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本轮比赛的评委有瑶海区、肥东县、新站区学科教研员以及合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另有数十名思政课教师来到现场观摩学习。各参赛选手根据事先抽签决定的比赛顺序依次登场。现场27节思政课落实了立德树人,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突出了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27位参赛老师或从容有度,或张弛有度,或翩翩有度,充分展现了庐阳区初中思政课教师的独特风采。赛后,肥东县教研室郑章菊老师对参赛选手给出了高度评价,指出27节课体现了思政课堂的化学反应,创造了“此时无生胜有生”的现场听课体验,实现了活动型思政课、心动型思政课及行动型思政课的完美融合。同时,郑章菊指出,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应规范,且应设计有价值,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任务及问题,为各参赛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最后,四位评委根据《合肥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2023年版)》的要求,对各参赛教师进行了公平公正评选。本轮比赛共8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下一轮。
第二轮比赛于10月9日—10日以“有生上课+教学设计”的方式进行。本轮比赛的评委有合肥经开区、高新区学科教研员和庐阳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现场8位老师以其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或娓娓道来,或激情澎湃,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赢得现场老师阵阵掌声。选手们充分且创作性运用案例式、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给于真实情境的教学,将思政下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实现知行合一,是庐阳区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教研态度、团队精神的最直接、最生动的诠释。赛后,各评委老师对本轮比赛作了点评。高新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陈永奇强调,一堂好课应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活动且有思考。庐阳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海军指出成熟的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会创造性使用教材。庐阳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陆蒙对两轮比赛作了总结。陆蒙指出,大赛没有创新就难以出彩,也就难以出线;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思政学科的严谨性以及现场的细节把控度。这两轮比赛中,他看到了参赛老师学科融合、尝试议题式教学方法等求新求变的现象,并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
最终,经过两轮比赛的选拔,周琦、梅茹和胡恩德三位老师崭露头角,并将代表庐阳区参加合肥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比大赛。
本届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比,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切实促进了庐阳区初中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充分彰显了庐阳区青年教师饱满的精神风貌、良好的职业素养与独特的魅力风采!
(撰稿:胡恩德 初审:陆蒙 终审:李国凯)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