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近期,中一班的小朋友在绘本阅读中,发现了有趣的小火车,引起了小朋友们的热切讨论。楚楚说:“孟老师,告诉你哟!我最喜欢这本书里面的小火车,它去了好多的地方,我也想去这么多的地方。贝贝说“小火车在小镇上的公园里发现了一条神奇的轨道,我也想搭建一条这样的轨道,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于是,小朋友们开启了一段搭建轨道的神奇之旅。
孩子们对于搭建轨道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班级开展了一次讨论关于“我见过的轨道”,帮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轨道。
问题:生活中有哪些轨道
瑞东:有火车轨道,我上周坐火车还看见过。
沐沐:过山车也是有轨道的。
问题:轨道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你们看过的轨道是什么样子的?
小希:里面的轨道是低一点,旁边的高一点,这样火车就可以在上面行驶。
沐沐:我之前见过,轨道上面有好多像梯子一样的形状。
昱宝:地铁也有轨道,我见过好多次,还可以拐弯。
轨道搭建进行时
单一的轨道
老师:佳佳也想玩搭轨道,可是她不知道该怎么搭建?
包包:轨道是长长的,我们用木板搭长长的轨道。
霖霖:但是我也看过弯弯的轨道啊!
孩子们对搭建轨道充满了好奇,产生了强烈的搭建欲望,但是轨道到底应该如何搭建,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进行了轨道的搭建。
精彩瞬间
问题:拐弯处衔接不上
宝初:老师,我的轨道老是不能连接在一起,有一点点的空隙。
蓓蓓:在拐弯的地方,我搭不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老师:那你们是用什么样子的木板连接的呢?
我用弧角的木板试一试,发现还是有缝隙。
可是我用直角木板,就成功的把两块木板连接在一起了。
原来可以放两块直直的木板,紧紧的“贴”在一起可以让拐弯处更好的连接起来。那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拐弯处更好的连接起来呢?
继续游戏,小朋友们又发现上坡的轨道不稳定,长木板容易从圆柱体上面滑下来”就此问题,我们在班里展开了讨论。
幼儿经过调整积木的高度,让轨道的坡度下降,并且不断调整积木与支撑物的衔接处,让其紧密,小车在轨道上面慢慢行驶,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加轨道的稳定性。
教师思考
在搭建的过程中,小朋友会拿了很多长木板连接起来简单单一的搭建火车轨道,形成了一条长长的轨道,可是只有一条长轨道。搭建的轨道比较单一。
在技能搭建方面他们大多数选择平铺和延伸的技能搭建,在垒高、对称及长短等搭建技巧的使用中需要多次探索才能掌握。针对上坡的拐弯处衔接不上,轨道不稳定等问题,教师也开展了谈话活动,和幼儿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同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不断进行尝试搭建轨道,敢于挑战自我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老师需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但同时也不能过多干预孩子的游戏。
轨道升级
孩子们的火车轨道建成啦!迫不及待的带着小车出发。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一起来看一看吧!
问题:如何设计轨道
再一次游戏分享中,包包小朋友发现了一个问题:“轨道有的路口被堵上了,小车走不通。”于是班级开展了一场关于“如何解决死路”的谈话活动。
小朋友们想到两种解决的办法:小小修理工和提前设计轨道图。
讨论后,再次投入游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提前设计的轨道图。
这一次搭建顺利完成了,并没有出现“死路”的情况。并且拿着建造图,还节约了更多的时间。班级的小小修理工和轨道设计师就诞生啦!
小车在轨道上快速的行驶,这时发生了一起“小车”相撞的事故。
问题:如何减少小车相撞
听着孩子们你一言、他一语的讨论,他们对于如何解决”小车相撞“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于是班级开展了集体讨论。
我们的方法
单轨道变双轨道
设置轨道起点、终点
我们的作品
自主游戏的开展,让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无处不在。在户外操场游戏区中,幼儿萌发了搭建轨道的想法,在一次次不断尝试探索中,教师提供了宽松、具有安全感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不断挑战自我,相互合作,解决搭建中的问题,从而掌握搭建技巧。教师不控制,不干扰幼儿的游戏,相信孩子的能力和潜力,让孩子毫无顾忌的投入到真游戏中。
幼儿是善于学习的独立个体,游戏中,幼儿将生活中看到过轨道的经验,迁移到搭建活动中。随着学习和建构经验的增加,现在孩子们在搭建轨道的时候能灵活运用平铺、垒高、架空、围合等建构技巧,搭建能力有了提升。
孩子们的游戏还在继续,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继续跟着我们一起游戏吧…
摄影及撰稿:孟祥苗 初审:袁舒月 中审:杨梦茹 终审:毕大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