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庐阳区小学道德与法治第十一届课堂教学评比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9-21   作者:李国凯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区属各小学: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 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研究,切实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经研究决定开展庐阳区第十一届课堂教学评比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专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

师德高尚、勤于钻研、热爱教育的全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专兼职教师。所有参赛选手必须择优推荐。请各校在9月22日前将参赛教师名单信息发到372291987@qq.com(前期已在群内通知)。

序号

单位

姓名

年龄

联系方式

职称

 

 

 

 

 

 

 

二、评选安排和要求

1.评选时间和地点:

一轮比赛:9月 27日上午 8:30 开始,参赛选手根据事先抽签顺序到合肥市红星路小学国际部参赛。

二轮比赛:10 月 19—20日,在合肥市红星路小学国际部校区举行(一轮无生上课成绩前8-10名的教师进入二轮比赛)。

2.参评内容:

一轮比赛由参赛选手自备课题; 二轮现场有生上课于赛前 48小时公布指定课题。

3. 参评形式与主题:聚焦“五新”教研   践行素养课堂

1)第一轮:无生上课(10分钟)和答辩(2 分钟)。

2)第二轮:现场课(40 分钟)和教学设计。

4.参评课例应落实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 ”要求,体现新课标理念,突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实现教、学、 评的一致性,创新教学方法,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

5.区教研室将聘请学科专家进行公平、 公开、 公正评审。

三、其他要求

1.每轮比赛课前,选手需提交教学设计一式五份,后面选手可以听前面选手的课,每轮比赛结束后所有选手留在现场观摩并聆听专家指导。

2.第二轮比赛展示期间,各校需做好统筹安排,积极组织教师观摩,原则上每校每半天不少于2人。

3.两轮比赛均需使用课件,每半天比赛前把课件拷入电脑并试用,课中不得调试。

四、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将外请专家进行评价和指导,按照一定的比例评出一、二等奖若干名。按比例授予教学能手称号,择优安排在区内外上展示课,同时择优推荐参加市级课堂教学评比。

特此通知

 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

2023年9月20日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项目

分项

评价指标

权重

 

教学

准备

20

教学

设计

突显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教学的育人价值,体现新课程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学情分析透彻、具体、有依据。能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准确确定学习需要。教学目标符合课标,体现学科价值及核心素养的整体联系,陈述具体、明确。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教学策略能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

10

资源

整合

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赋能课堂,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促进深度学习,落实减负增效。

10

 

 

教学

实施

45

课堂

组织

倡导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注重体验的课堂教学方法。导入自然,重点突出,紧扣教学目标;讲授时间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课堂氛围宽松、和谐、安全;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重在培养学生能力。

10

课堂

引导

体现师生、生生互动,结构合理,方法策略与目标达成关联度高;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建构过程;激发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及时给予有效的引导与点拨。

10

教学

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和学生素养水平实施教学;教学资源能够充分支持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内容的选择支撑教学目标,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基于问题,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科特点;重点、难点定位准确;教学方法的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学习活动多样、有效且富有弹性。

10

动态

处理

注重课堂生成,富有教学机智;循序渐进开展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激发学生的思考的想象;恰当处理实践活动中的动态生成,鼓励学生深入探究。

10

教学

评价

能够把立德树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紧扣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量规公平公正,有依据。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多元,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等功能。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5

 

教学

效果

20

目标

达成

关注每一位学生,完成既定学习内容,达成了教学目标,并保证一定质量。同时给学生留有空间,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10

学习

效度

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浓厚,富于想象,思维活跃,且在学科思维、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体现互动、交流、讨论课堂活力,体现课程核心素养。

10

 

教师

15

 

专业

素养

正确理解学科内容所反映的学科价值和思想,并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学科概念和原理,教学过程中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

5

教学

素养

教学基本功扎实信息技术应用有效合理。能够准确理解学生心理,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态自然、大方,教学个性突出,富有创意。

5

基本

语言表达科学规范,言简意赅,丰富流畅,富有感染力,板书正确、工整、美观,重点突出。信息技术等辅助手段运用切当,操作熟练规范。教态自然、大方。

5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