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属各中学: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深入贯彻 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 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相关要求,切实促进我市初中思政课教师深 入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开展 庐阳区第十一届课堂教学评比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科专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
师德高尚、勤于钻研、热爱教育的全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所有参赛选手必须择优推荐。请各校在9月15日前将参赛教师名单信息发到117945257@qq.com。
序号 |
单位 |
姓名 |
年龄 |
联系方式 |
职称 |
|
|
|
|
|
|
二、评选安排和要求
1.评选时间和地点
一轮比赛:9月 26日上午 8:30 开始,参赛选手根据事先抽签顺序到45中长丰路校区参赛。
二轮比赛:10 月 9—10日,在45中长丰路校区举行(一轮成绩前 8名的教师进入二轮比赛)。
2.参评内容
一轮比赛由参赛选手自备课题; 二轮有生上课于赛前 48小时公布指定课题。
3.参评形式
(1)第一轮:无生上课(12 分钟)和答辩(3 分钟)。
(2)第二轮:有生上课(40 分钟)。
4.参评课例应落实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 ”要求,体现新课标理念,突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实现教、学、 评的一致性,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案例式、议题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
5.区教研室将聘请学科专家进行公平、 公开、 公正评审。
三、其他要求
1.每轮比赛课前,选手需提交教学设计一式五份。完成比赛的选手可以听后面选手的课,每轮比赛结束后所有选手留在现场观摩并聆听专家指导。
2.无生上课展示、教学设计、现场课展示三个环节满分各为100分。第一轮比赛无生上课展示和教学设计按照7:3比例计入第一轮成绩;第二轮比赛现场课展示和教学设计按照7:3比例计入第二轮成绩。第一轮成绩不带入第二轮。
3.第二轮比赛展示期间,各校需做好统筹安排,积极组织教师观摩,原则上每校每半天不少于2人。
4.两轮比赛均需使用课件,每半天比赛前把课件拷入电脑并试用,课中不得调试。
四、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将外请专家进行评价和指导,按照一定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按比例授予教学能手称号,择优安排在区内外上展示课,同时择优推荐参加市级课堂教学评比。
特此通知
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
2023年9月20日
项目 |
分项 |
评价指标 |
权重 |
教学准备 (20) |
教学 设计 |
体现新课程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学情分析透彻、具体、有依据。能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准确确定学习需要。教学目标符合课标,体现学科价值及核心素养的整体联系,陈述具体、明确。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教学策略能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 |
10 |
教学 资源 |
准备的课件、微课、教学网站等教学资源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深度学习,信息技术能与教学深度融合。 |
10 |
|
教学实施 (45) |
课堂 组织 |
倡导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案例式、议题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方法。导入自然,重点突出,紧扣教学目标;讲授时间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课堂氛围宽松、和谐、安全;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重在培养学生能力。 |
10 |
课堂 引导 |
引导学生尽快投入课堂学习;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建构过程;激发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及时给予有效的引导与点拨。 |
10 |
|
教学 策略 |
教学资源能够充分支持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内容的选择支撑教学目标,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基于问题,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科特点;重点、难点定位准确;教学方法的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学习活动多样、有效且富有弹性;基于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和学生素养水平实施教学。 |
10 |
|
动态 处理 |
循序渐进开展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激发学生的思考的想象;恰当处理实践活动中的动态生成,鼓励学生深入探究。 |
10 |
|
教学 评价 |
能够把立德树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紧扣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量规公平公正,有依据。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多元,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等功能。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精心设置作业习题质量。 |
5 |
|
教学 效果 (20) |
目标 达成 |
关注每一位学生,完成既定学习内容,达成了教学目标,并保证一定质量。同时给学生留有空间,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
10 |
学习 效度 |
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浓厚,富于想象,思维活跃,且在学科思维、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体现互动、交流、讨论课堂活力,体现课程核心素养。 |
10 |
|
教师素养 (15) |
专业 素养 |
正确理解学科内容所反映的学科价值和思想,并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学科概念和原理,教学过程中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 |
5 |
教学 素养 |
教学基本功扎实信息技术应用有效合理。能够准确理解学生心理,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态自然、大方,教学个性突出,富有创意。 |
5 |
|
|
基本 功 |
语言表达科学规范,言简意赅,丰富流畅,富有感染力,板书正确、工整、美观,重点突出。信息技术等辅助手段运用切当,操作熟练规范。教态自然、大方。 |
5 |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